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給西域各國一個震懾!
此時的西域,高昌算是猴子中的大王,真正的老虎是西突厥。
可是豪氣蓋天的李世民不這麼看,他認為,自己才應該是老虎,而且一山不容二虎,西域的主人,只能是大唐!
但是西突厥實力頗為強大,不容易一舉拿下,而且西域其他國家的臣服,也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既然一口吃不成個胖子,那就實施蠶食計劃,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由於高昌國地理位置的關係,很不幸的被光榮地選中作為重點打擊的物件。
高昌那裡,國王麴文泰卻並沒有很強的危機意識,考慮到自己與唐朝之間有大漠的天然屏障,加上本國已與西突厥簽訂盟約,發生緊急情況要互相支援,他理所當然地穩如泰山。
鞠文泰一系列糟糕表現,促使一輩子爭強好勝的天可汗李二陛下,下定決心將高昌國收拾掉,而且很有些迫不及待!
真正促使李世民提前征伐高昌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李恪反對和親,而是因為高昌王麴文泰夥同西突厥洗劫了焉耆王國的三座城,並把城中居民盡數擄掠回國。
焉耆和伊吾一樣,知道自己實力不濟,只能在背後咬牙切齒,外帶著向唐老大哭訴……
出了這種事情,李世民當然不能再繼續隱忍下去了,否則大夥都會覺得跟著大唐沒出路,隊伍還怎麼帶?萬一這些西域小國都倒向此突厥那邊,戰爭將直接燃燒到大唐的西北邊境,這是大唐絕對不能容忍的。
於是,虞部郎中李道裕奉命前往西域,斥責高昌行為不端,並奉旨調和焉耆與高昌的關係。
鞠文泰不敢公然同大唐撕破臉皮,所以對於李道裕的態度還是不錯的,虛心認錯,大表忠心。
然而這人愚蠢的地方真正該於此,便面上恭謹認錯,實際卻仗著自己遠在沙漠,天高皇帝遠,繼續幹著陽奉陰違的事情。
然而他似乎沒搞清楚狀況,天雖然高,皇帝卻並不遠……
先後擊敗了東·突厥和吐谷渾的大唐,早已開始把主意力集中到了西域這塊土地上,又豈會容忍高昌國在西北家門口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玩起兩面三刀?
前些時日,高昌使者來唐朝拜。
藉著這個機會,李二陛下在朝堂上痛斥了高昌的不良行徑,列數了高昌國的幾條罪狀。
高昌這幾年來朝貢一直時有時無,不守藩邦之禮,沒有做臣子的樣子。麴文泰曾公然對朕派去的使者宣稱,大家各有各的活法,不是非要依附於他人。
高昌世代接受中原冊封,現在口出此言居心何在?!
非但如此,鞠文泰還煽動薛延陀,說什麼既然你是可汗,就應當和唐朝皇帝平起平坐,不該再向唐朝磕頭……
李世民斥責一番,高昌國使者講這話帶回去,鞠文泰因為得到西突厥和薛延陀的暗中支援,覺得自己也算是一方諸侯了,對此混沒當回事兒。
可他不著調的是,薛延陀得知“天可汗”李世民雷霆之怒,頓時就嚇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