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常常的感嘆的“既生瑜何生亮”,其實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他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這也是他為什麼那麼嫉妒和忌憚李恪都原因。
幸好李恪是庶出,身上還流淌著前朝的血脈,不然他李泰一點希望都沒有。
就在李泰神遊天際之時,劉洎卻突然開口道:“王大人此言恕某不敢苟同,如果漢王真有奪嫡的野心,前段時間的相國之爭,漢王不可能無動於衷…
當時他的老師岑文字高居中書舍人,並且深受陛下任性,如果當時漢王在後面使使勁,是很有機會把岑文字推向相位的,但他卻放棄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相國之位何等重用,不僅可以入主政事堂,還能親近陛下,如果他真有奪嫡的志向是不可能不推自己人上位的。”
王珪聽聞此言,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劉洎還以為是王珪在譏笑他。
於是劉洎繼續開炮道:“至於說殿下的威脅更大這個理由就更加荒謬了,如果漢王真有奪嫡的野心,不管太子還是殿下都是漢王的對手,既然這次有機會消滅其中一個,那幹嘛不消滅,反而去救他,這說不通啊…”
李泰聞言也陷入了沉思,越想腦子越亂,便看向杜楚客道:“山賓你認為呢?”
山賓,杜楚客的字。
“兩位大人都言之有理,微臣也無法判斷,咱們這位漢王殿下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呀…”杜楚客苦笑道。
“呵呵,現在捉摸不透就慢慢捉摸,反正有的是時間,是狐狸終會露出尾巴的…”李泰忽然道。
眾人聞言也如釋重負,“殿下所言甚是…”
……
自從侯君集被認命為遠征高昌的主帥後,便率領主力日夜兼程,沿著河西故道一路西進,沿途各西域部族莫不膽戰心驚,唯恐唐軍尋個緣由將其殲滅,紛紛獻上馬匹錢糧,表示擁護大唐之忠心……
兵貴神速,沒過多久,遠征的大軍已過了玉門關。
玉門關為黃膠土夯築,開西北兩門。城牆高達十米米,上有女牆,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
關塞四周沼澤遍佈,溝壑縱橫,烽燧兀立,胡楊挺拔,蜿蜒的葫蘆河水質清澈,煙波浩渺。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
將士們卻沒有心情也時間欣賞玉門關這別樣的風景,軍情如火,大軍繼續前行,很快便來到了蒲昌海,這是進入高昌國的最後一站。
出玉門關至高昌國,有兩條途徑。
是由玉門關北上,穿越伊州進入高昌國,這條道路偏僻一些。而另外一條,便是沿著商賈川流不息的絲綢之路直抵蒲昌海,然後向北進入高昌國。
從軍事角度來說,走第一條路更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這條路沙漠相對少一些,更能加快行軍速度。
但侯君集卻毫不猶豫的選了第二條路。
大唐為何寧可負擔大量軍費,出動數萬大軍勞師遠征高昌國?
對高昌國這點地盤,大唐可沒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