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吃完飯再去。她已經幾日未能好好吃飯了,你一去,這頓飯恐怕更吃不下了。”
周慎只得作罷。一頓飯,三人各懷心事,沉默無語。
飯後,趁著隊伍休整,周慎悄悄去找了師英玉。
師英玉整理著馬鞍,並不看他:“你又來做什麼?上次同你講的很清楚了。”
“阿玉,等過了孝期,我會再去提親的。”
梁國習俗,祖父過世,孫輩守孝期依年齡而定:未滿十四歲者,孝期一年;已滿十四歲者,孝期半年。
師英玉反問道:“你家裡同意了?”
“沒……還沒。我這次主動請求外放,就想著能幹出一番天地來……”
周慎話還未完,便被師英玉打斷:“周慎,你還不明白嗎?我們是不一樣的人,註定不會在一起。”
周慎信誓旦旦:“我不會讓你做妾。也知道你不願受拘束,我保證以後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哪裡都可以。”
師英玉拉著馬的韁繩,正視周慎:“你還是不明白我。我自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哪裡便去哪裡,不需要你允許。我們早已緣盡,希望你以後能娶得如意佳人。告辭。”
師英玉說完便牽著馬頭也不回的走向葉皓和趙忠,邊走邊說:“殿下、伯父,該啟程了。”
趙忠傳令啟程,與周慎告辭。葉皓巡視了整個隊伍,回頭望去,周慎久久未離去。
行至傍晚,到了一個名叫餘家灣的村子外,趙忠撿了塊靠近溪流的向陽地,命隊伍安營紮寨。
軍中之人,訓練有素,不多時便搭好帳篷,做好外圍防護。
入夜,葉皓坐在火堆旁,看著師英玉帶著巡守的軍士有條不紊的檢查了營地各處。他心下贊嘆:不愧是在軍中長大的,的確有能力。
待師英玉巡查完畢,確保沒有問題後,也來到了火堆旁。見到葉皓,便拜倒在地,雙手奉上葉皓給的令牌,說道:“臣女多謝殿下這兩日護送。”
葉皓接過令牌:“師將軍待本王如子侄,應該的……坐吧。”
“謝殿下。”師英玉也坐在火堆旁,悄悄看了一眼葉皓,說道:“再行一日便能到亳州。父親已向陛下奏報丁憂,他同母親和幼弟暫時不回京了。”
“嗯……”
師英玉小心試探著問:“那日……臣女請求殿下的事,殿下可答應了?”
葉皓反問:“這件事,你家人可知曉?可同意?”
“他們知道的。我的事,向來我自己做主,父母也並未阻攔。”
葉皓用木棍撥弄著火堆:“他們不阻攔不代表同意。沙場難料,需好好考慮清楚。刀槍無眼,不會看你是不是女子。”
師英玉自信的說道:“臣女有能力自保。”
“趙將軍是你伯父,可與你說什麼了嗎?”
“伯父讓我去他營中。可我不想,他能照拂我一時,可照拂不了一世。我想自己成為自己靠山,成為師家的靠山。”
葉皓沒有說話,思考著該如何安排她。
師英玉見他不語,單膝跪下抱拳道:“請殿下準許。”
葉皓心中嘆了口氣,看來她真是鐵了心了。於是說道:“前朝沒有女子從軍的先例,封你個官位怕是不能。若從軍,本王只能給你個文書的職位,怕是要委屈你了。”
葉皓此番話倒是實情,若真要奏報朝廷,為師英玉求得一官半職,定弄得朝野上下沸沸揚揚,顯然葉皓不會為她如此費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