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在國家大事上,她有頗有才能,奠定了後面的‘文景之治’。”
“可是歷史類綜藝拍女性角色真的行嗎?武則天是我們的前車之鑑呀!”
......
等大家議論的差不多了,徐松才說道:“雖然我們要延續項羽的爭議,拍不是帝王的帝王,但也需要創新。呂太后也有本紀,對觀眾而言就沒了爭論的動力,所以我們要偷換一下概念,刺激一下觀眾。”
從在旁邊記錄的蘭玉直接笑道:“徐老師,你就直接說出答案吧。”
徐松轉化為專業的播音腔,念出了一首詩:“鹿去卯金刀,當塗未敢高。爭榮猶在弈,食馬已同槽。身後三分閏,生前百詐勞。就如題墓上,盜豹亦焉逃。”
很多人沒反應過來,因為徐松是為了第九期的主題曲,專門搜到了這首宋代五言律詩。
不過工作組裡可是有專門的歷史顧問和幾個精通曆史的工作人員,他們一回味,便明白過來,所以很快就激動了:
“不行不行,他真不是帝王呀!”
“我們不能為了有爭議性,顛覆歷史呀!”
“項羽沒稱帝,但好歹有本紀,但他既沒稱帝又沒本紀,我們不能為了收視率,不要節目的口碑呀!”
“徐老師,這個真不行。”
當然,也有不少人在問:“徐老師說的是誰呀?”
聽到回答的名字,全都愣住了:是呀,這人算不算帝王呢?
徐松笑道:“大家怎麼了?你們之前有些人反對項羽的時候,不是說他沒稱帝,他子孫也沒稱帝,所以項羽不能算帝王嗎?那現在這個,他沒有稱帝,但他兒子幫他稱了呀,還廟號為太祖,這個總假不了吧?”
呃......
沉默了一會兒,很多覺得不合適的工作人員也釋然了。
是呀,我們是傳媒工作者,不是歷史工作者,我們看張圖就能寫一篇新聞,何況這還是歷史上的事實。
有爭議性就行,觀眾愛看就行。
於是不再討論主角問題,開始討論臺本的展開。
會議結束,徐松繼續溜號。
不過也不算溜號,因為他是去白首,製作《帝王》第九期的主題曲。
這首歌曲與《向天再借五百年》、《光亮》、《新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這四首主題曲比較起來,流行性更廣,還曾經獲得過第6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二十大最受歡迎金曲。
當然,詬病也有,歌詞除了四個字,真不容易聽出唱的是誰。
不過這點小問題徐松就不放在心上了,只要觀眾喜歡聽就行了。
“老闆,你的圍脖資料增長得好快。”徐松一坐上車,桂妮娜就興奮地說道。
“有多少了?”
“關注人數2345678人,付費粉絲12345人。”
這段時間在牛麗的運營下,徐松每天都在熱搜榜前二十里待著,加上昨天《帝王》的爆紅充當催化劑,資料暴漲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