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這個送書的人,湯若惜並不是很清楚,因為湯道義在生意場上的朋友不計其數,而湯若惜又很少插手其中,要想知道這個送書的人是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湯若惜隱約記得,寫這本書的人,並非商場中人,能夠與湯道義有交集,完全是因為一次偶然。
“這人是誰,並不清楚,但是有一個人,應該知道。”
湯若惜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雖然不太確定這人是否認識送書之人,但可以可以肯定,湯道義能夠得到這本書,完全是因為這個人的引薦。
“江海書苑的前任院長,應該知道這人是誰。”
湯若惜接著說道,提到江海書苑,只要是江海人或者在江海待的時間比較長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座書院的名號。
這座書院,之所以名氣很大,不是因為它有多書香氣息,而是因為這裡曾經鬧過鬼。
據說,在這座書院裡,接連發生過三起命案,死的都是女人。
第一起命案,是一個未成年的學生,因為早孕,怕父母責備,在圖書室自殺身亡。
這第二起命案,是一個未婚先孕的年輕女孩,因為男朋友不願負責,逼迫其打掉肚子裡的孩子,但女孩不願意,以至於母子慘死在閱覽室,後來以女孩的男朋友,被判死刑而告終。
而這第三起命案,卻是一個剛生完小孩的寶媽,因為抑鬱,而出現幻覺,抱著孩子,從書院的樓頂一躍而下,摔的粉身碎骨,腦漿迸裂,孩子也未能倖免,死得那叫一個慘烈。
原本以為這只是普通的命案,但卻從那以後,每當夜幕降臨,這裡便散發出一股濃郁的屍臭味,至於這味道從而來,警方几乎把整個書院都要翻過來了,卻多次尋找未果。
更為恐怖的事,發生命案的幾個地方,午夜時分一過,就會傳出嬰兒嚎啕大哭的聲音,讓人聽了不寒而慄。
儘管這事沒有得到警方的證實,但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最後讓這座書院,成了無人問津的局面。
眼下,為了讓這座書院,延續下去,說了請了陰陽先生,能夠鎮住這些冤魂惡鬼,在各處都佈滿了陰陽鏡,只為擋煞。
儘管如此,書院挖空心思,想要恢復書院往日的輝煌,卻已然不太可能,因為從鬧鬼一說傳出來之後,便再也沒有人敢踏進書院一步。
直到江海書苑的前任院長秦川華退休,江海書苑宣佈永久性關門歇業,讓江海書苑成了絕唱,曾經的高光,終究是退出歷史的舞臺。
秦川華成了江海書苑最後一任院長,讓他的一生抹上了一筆洗脫不了的汙點,但其對江海文化推廣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也不容褻瀆。
而秦川華當初,因為經費不足,江海書苑幾度面臨經營不下去的窘境,有多少次都做好了關門的準備。
可為了能夠讓江海書苑的文化氛圍傳播出去,造福江海的老百姓,秦川華不惜厚著老臉,找到了湯道義,請求湯道義慷慨解囊,救江海書苑於危難之中。
也就是這個時候,湯道義與秦川華二人,從認識到交心的開始。
湯道義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讀書太少,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可他終究認為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毅然決然的拿出做生意辛苦賺來的前,作為書苑維繫下去的經費。
其實,當初湯道義在經濟上並不是很寬裕,有時候,生意上的週轉資金都有些吃緊,可是湯道義卻從未拖欠過江海書苑的經費,這讓秦川華對湯道義的這份恩情,感動不已,並且銘記於心。
正是因為如此,秦川華在打理江海書苑的時候,同樣以自己的力量,幫助湯道義解決生意上的麻煩。
而正是因為有了秦川華的加持,湯道義的生意,從此一帆風順,越做越到,後來成了江海最大的地產公司。
關於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或許只有他們各自才知道,而餘火透過湯若惜的引薦,找到了秦川華。
秦川華與湯道義年齡相仿,儘管兩鬢斑白,滿頭白髮,但見他臉色卻神采奕奕,那副精氣神,根本不輸給年輕人。
見到餘火,秦川華有些興奮,因為他一直都在打聽有關湯道義的下落,而餘火以宋福來的身份,登門拜訪,自然有些話想要說。
一番老友久未謀面的寒暄過後,秦川華直入主題,說道:“阿來,盜爺這些年不在,湯火股份家大業大,看你上下打理的井然有序,沒有出現什麼亂子,真是苦了你了。”
秦川華其實並不是關心宋福來的身體,而是想透過宋福來知道有關湯道義的下落,因為他一直認為,湯道義的失蹤,絕非警方所說的那麼簡單。
“我這算什麼辛苦,倒是秦老,為了江海書苑嘔心瀝血,辛勞一生,最終還是落得個關門大吉的下場,真是為你感到不值啊。”
在來之前,餘火做了一番功課,以宋福來的身份,面見老友,自然需要以老友的身份示人,以免露出什麼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