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荔枝汁水漫過的指尖稍顯黏膩,宋絮清心中想著事情,擦拭著指尖的動作也慢悠悠的。
“小姐!小姐!”
採桃人還未進臥閣,滿是興奮之意的話語就飄進來,拉回宋絮清的思緒。
宋絮清側眸看去,眸中還帶著點才緩過神來的迷茫,“何事?”
“我打聽到了!”採桃是一路急奔回來的還在喘著粗氣,接過宋絮清遞來的茶水喝盡後,道:“商鋪小少爺說,三個月前他曾被那老道士喊去算了一掛,老道士說了很多他聽不懂的話,但最後卻說他印堂發黑,恐在二八那年生禍事,然而這位小少爺早過了二八年齡,那道士都是誆騙人的話!”
宋絮清擦著指縫的手微頓,抬眸悠悠看向採桃,淡漠的眼眸中霎時間染上激動的色彩,“你說的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採桃立起三指,“我也認認真真地問過那位小少爺,他說老道士神神叨叨的,不願意給多人算卦可能是害怕被人拆穿,他也沒想到隨商隊出行的時間內,這道士還誆騙了他人,真真是可惡至極。”
聞言,宋絮清笑出了聲,驚訝的神色也鬆懈下來,眼角眉梢間都漫上了愉悅的色彩,喃喃道:“如此便好。”
採桃也許久未見她這麼放鬆的模樣,嘴角也揚了起來。
聽到這個訊息,宋絮清是由衷的喜悅。
雖說早已準備好將害她的人拉下地獄,但宋絮清還是沒有進入看淡生死的超塵境地,此刻聽聞這些都是假的,倒真真是鬆了口氣。
不過那些害她的人……
她也不準備放過了。
既然搭上了裴牧曜這艘船,就沒有中途跳河的道理。
宋絮清抿抿唇,朝茗玥招招手,在她耳邊低語。
茗玥鬆弛的神色逐漸變得肅穆,等她吩咐結束後,帶著採桃的立牌出了府。
作者有話說:
第42章 被參
 你好大的氣派
西落的斜陽零零散散照在高聳入雲的樹木上, 一團雲朵悠悠然地吹來擋住夕陽餘暉,不多時又隨風而去,慵懶如畫的霞輝籠罩住整片天空。
承天宮外人頭攢動烏泱泱的一片, 只是個個都垂著頭屏著氣, 襯得整座宮殿充斥著寂寥之意。
守在宮門前的首領太監陳深眼角餘光掠過道熟悉的身影,他斜眼望去, 看到來人時沉悶的面孔霎時間掛上了笑容, 小聲道:“皇上此時正忙著。”
寧保公公拱手作揖,“原是如此,我回去和娘娘說一聲……”
“你好大的氣派!”
威嚴的怒聲自內側鋪天蓋地襲來, 截斷了寧保公公的話,他垂了垂眸,靜默不語, 陳深嘴角的笑容僵了僵, 生怕開口就會打擾到裡間的談話, 也止住了聲,和同僚大眼對小眼乾瞪著。
承天宮內。
裴翊琛微垂眼皮靜立在御案前, 對皇帝所言並無半分解釋,事實已然擺在眼前,過多的解釋只不過是費口舌之勞。
見他半響未語, 就像是一杆子垂在了空氣中那般使人發悶,皇帝把手中的摺子往他跟前一揮:“今日張繆在朝堂中提起時,朕都不知從哪兒替你解釋起,是不該如此興師動眾引來百姓朝拜, 還是不該去宣武侯府。”
張繆乃文官之首, 為人剛正不阿有話直說, 就是皇家之事也是直言不諱, 偏他又無私心雜念,是以皇帝甚是信任他,朝堂內也無人不畏懼於他,然又敬重他。
所以他一言朝堂間滿是附和,紛紛開始指責太子殿下私下出行竟如此高調,引來滿京城百姓朝拜,他理當應當以身作則才能當得起萬民之表率。
然而朝臣不知的是,這一冊摺子上對裴翊琛的高調行事不過寥寥數語,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數落他身為太子,心思卻不在朝政之上,儘想著些投機取巧之道。
裴翊琛弓下腰,撿起散落地面的摺子,端端正正地擺在御案上,“此事是兒臣思慮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