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過後,人流被分為四部分:一部分去正通寶殿誦經,一部分負責食材做飯,一部分負責清潔,其餘部分屬於聯絡溝通世俗。
每部分都又分屬管理,如誦經屬於“修性”,食材屬於“飲膳”,清潔屬“修身”,溝通屬“養德”。每部分都有不同的僧人來管理。
每部分職務有流動性,具體為一個月每個人職務流動一次,來保持僧人接受全面管理。
只有這樣,此五千餘人的大寺方能穩定運作。
寧無華如今就輪到了“飲膳”門。在整理完衣物之後,他與師兄弟們來到了至光寺,準備接受任務。
到了寺中一看,形形*的人已然排成好幾隊,正在等著主事僧人過來。
寧無華默不作聲地站到了隊伍中,低頭貌似思量著什麼。
“寧無華哥!”一聲呼喊打破了其思緒,寧無華抬頭一看,一名有些清瘦,面容略微稚嫩的小和尚正欣喜地朝自己打招呼。
原來是自己的師弟石天。寧無華眼中一亮,道:“天天這月也輪到在“飲膳”門了麼?真巧。”
“是啊,寧無華哥。”石天有些興奮地跑到寧無華身邊,“上次達摩堂一別,到今天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吧!不知道寧無華哥的“拳法”精進到什麼地步了。有時間了一定要和小弟切磋切磋啊。”
寧無華聽聞此語,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苦笑:“我再怎麼精進,哪有你這個武學怪物進步的快。”
“哈哈。師兄過謙了。”石天擺擺手,不在意道。
這石天原本是一家大戶人家,但是其從小對武術痴迷,天賦異稟,自己更是要求家裡將其送到玄武寺,在寺中如魚得水,在上次達摩堂切磋中連續擊敗三老手,也算小有名氣。
在外門的日子中,他漸漸認識了這位師兄。這位師兄似乎非常特別:一節課達摩堂的也不落下,卻極少與人切磋,但次出手,卻十分乾淨利落,總是將普通的拳法掌握的隨心應手,輕鬆擊敗對方。
在好奇之下,石天主動與這位師兄切磋過幾招,結果吃驚地發現:其雖然掌握的武技種類不多,但其每種武技武術掌握熟練程度,理解遠遠在自己之上。
這使石天對其更加佩服了。
“對了,師兄準備接哪裡的任務?我可聽說師兄這次不僅進入了達摩堂外門弟子排名前三十,貌似還排名到十九了。”石天面露一絲戲謔神色,說到。
達摩堂每月初都會進行一次武術競技,來檢測大家學武程度。排名獲得前三十名的弟子不僅可以獲得額外來達摩堂次數,更可以自由選擇時間地點任務。
這讓不少人都趨之若鶩,紛紛角逐排名名額,以獲得資格。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一個現實:天才的天賦與武學程度是普通人無法逾越的。
排名前三十中,即使最低也是將外家拳法熟記於心,並能靈活運用的。
而排名越靠前,實力則越恐怖。最讓人歎服的,是一到三的排名:“伏虎”林蕭,“疊羅漢”董旋,“金剛”孟浩。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賽,競爭也愈來愈激烈,三這三人卻一直穩居排行榜前三,似磐石般,從未變動過。
寧無華神色一動,隨即一陣苦笑:“我準備進山砍柴。真是什麼也瞞不住你。我前日確實挑戰排名十九雲師兄,僥倖取得可勝利。離武功精進還差得遠呢。”
說罷,寧無華忽然來了興趣,不禁思量起石天的實力來。
這次他似乎排名在十二左右,其武功又增色不少。
而自己幾年來養成一個習慣,隱藏自己真實實力。所以自己不僅平時學習寺中功法,而且偷偷學習父親走時交給自己的“凌雲決。”
在兩種武學學習下,寧無華外家拳修煉速度不禁慢了許多。
其並不太在意武學速度,因為心中另有一番思量的。
兩人正閒聊著,忽然人群靜了下來。定睛一看,門口進來一位藍皂袈裟的方臉僧人,後面跟隨兩個拿厚厚賬簿的小僧。
方臉僧人便是外事堂總幹事雷雲鶴,外門弟子人員的安排便由他一手經管。
“好,現在開始安排任務及部門。上次排名前三十的走上前來,待我挨個叫上名字,你們可自行選取任務。”
後方小僧攤開賬簿,不停地用毛筆記錄著。
很快便輪到了石天,只見他看了看寧無華,上前道:
石天,“飲膳”門,進山砍柴。”
寧無華見此,露出笑容來。
一盞茶的功夫,所有人的任務已經安排好。寧無華與石天拿著令牌,去外事工具處換取了兩把柴刀及幾捆繩索,向後山奔去。
後山路上行人不多,甚至有些許冷清。偶爾有做任務的同門經過,也是急匆匆地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