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死在了灶底,可不是死得其所嗎?”大牛笑道。
笑過後,張小山補充說:“這個民間傳說只是有關灶王爺的一種說法,也有人說灶王爺是在夏朝就已樹立的大神,而在殷商時期祭灶已被列為國家頭等大事的‘五祭’之一。因此,灶神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筆糊塗賬,有說為炎帝;有說為一個叫‘張單,字子郭’的人,更有流傳的謠曲為證:‘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有說為火神祝融;更有說為髻或隗,狀如美女,不一而足。從那些古舊的年畫來看,灶王爺並不太兇,不過是頭戴發冠,闊臉長鬚的富態模樣。有趣的是,人們對灶君的‘工作’描述倒是極其統一,這位大神大約終日端坐在家家戶戶的廚灶之間,負責詳盡記錄各人的所作所為。臘月廿三這天,大神要回到天庭,向玉帝彙報下界凡人的善惡,據說一旦被告狀,輕則減壽百天,重則減壽三百天。權力如此廣大,自然有了祭祀的必要,更需請他吃膠牙糖,希望粘住他的嘴,免得講壞話。”
“看來,對灶王爺不能得罪啊。我等會要過問一下你們嫂子的祭灶工作做的怎麼樣?”楊滿倉半開玩笑道。
這時,只聽張騰虎在喊:“大伯、二伯、老爸,吃飯了。”
“這小子,還蠻有禮貌的。”三人邊說邊笑著走進了一樓的堂屋。
“這些菜都是牛超和虎子兩個端上桌的,擺放也很是像模像樣的。”張春桃指著偌大一張圓桌上琳琅滿目、香氣撲鼻的菜餚表揚道。
“不愧上了大學,有進步!”張小山豎起大拇指,笑著說。大牛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大伯,鞭炮在哪裡呢?我和牛超去放鞭。”張騰虎問道。他聽說今天是吃團年飯,自然想到了放鞭。再說,這可是這小子的強項啊。
楊滿倉有點抱歉地說:“我響應保護環境的號召,沒有準備鞭炮。怎麼辦呢?要不我給錢你們兩人現在去買。”他雖然是環保主義者,但為了晚輩高興,也準備放棄原則了。
“大伯,我們年輕人要向您學習,保護環境第一,我以後再也不放鞭了!”張騰虎表態後,牛超也說:“是啊,環境保護太重要了,要是人人都有大伯這個覺悟,地球就會乾淨漂亮多了!”
兩個小子把楊滿倉捧的合不攏嘴,他謙虛地擺擺手:“不說這個了,小事一樁,小事一樁。來,來,開席!”
眾人入座,楊滿倉端起酒杯,說了幾句祝酒辭後,幾個大大小小的男人就開始大快朵頤起來。三個婦女同胞呢,她們還在廚房與餐廳之間忙碌穿梭呢。湖北省地處中國大陸中部,婦女的地位說高不高,也低不低,也在中等水平。但單就洗衣做飯,操持家務這一塊來講,基本上都是她們在忙碌了。除了極少數“陰盛陽衰”的家庭,在家裡擺酒席待客的時候,都是主婦準備飯菜,男人喝酒陪客,哪怕是新中國成立後大力號召婦女解放,家庭婦女也都是不上席的。後來隨著婦女地位的慢慢提高,她們才在烹飪好全部菜餚後,入席與客人一同就餐。所以,男人們也就習慣了不等女人們特別是家庭主婦入席就坐,就開始吃喝起來。
但今天有點不一樣,楊滿倉還等著王蘭和王英一起來商量事情呢,再看菜也差不多上齊了,便喊老伴:“春桃,你讓王蘭和王英來吃飯吧,你弄好了也快點來。”
王英其實早想入席了,只是王蘭還在幫忙,她也不好意思先入席,只得在旁打邊手。此時聽見楊滿倉在喊,張春桃也在催她倆去吃飯,便拉著王英一起入了席。
春節的喜慶氣氛隨著小年的到來,提前感染了酒席上的每一個人。大家邊喝邊吃邊聊,其樂融融,雖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
酒至半酣,楊滿倉說道:“二弟,三弟,我有一事想請你們幫個忙。”本來是他要借到澳洲之機把大牛和張小山一同帶出去遊玩,現在卻說是請他們幫忙,真乃大哥風範啊。
“大哥,有事儘管說話,不需要和我們客氣。”大牛和張小山異口同聲地說。
“那好,我就說了。”楊滿倉笑道:“你們都知道了,我和你們的嫂子今年要到澳大利亞兒子那裡去過春節,但我們上了歲數,身體又不太好,所以想請你們兩個陪我們去一趟,給我們做個伴,一切費用由楊飛負責。”
“主要是照顧你們大哥,他坐飛機都有恐高症呢。”張春桃插言道。
“這是好事啊。可我去不了,公司春節期間事情多,肯定請不動假,只能三弟一個人陪大哥大姐去了。”大牛有點遺憾地說道。
張小山沒有馬上答話,而是看了看王蘭。
王蘭笑著說:“那小山你就陪大哥大姐去澳洲吧。我們娘倆過年親戚家都走不完,你放心好了。”
“那我就沾大哥大姐的光出國一遊了。”張小山也笑道。
“爸,別光顧自己遊山玩水,還要照顧好大伯大媽,責任重大啊!”張騰虎煞有其事地交待老子道。
“還是我們的侄子好。”楊滿倉笑著對老伴說:“你看,我們又有晚輩關心了,真幸福啊!”
張春桃笑了,大家也都愉快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