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山講到關鍵地方,口乾了。吳玫連忙將自己正在喝著的純淨水遞給張小山,並催他快點接著講吓去。細心的張春桃看見張小山接過水,二話沒說就喝,就知道王蘭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她心想,看來我這次還確實要為王蘭盡到監督責任啊。
話分兩頭。張小山喝過水,接著講道:“王世充叔侄為什麼要霸佔少林寺的田產呢?原來,少林寺的廟產所處之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王世充強行徵用後,修建了軍事要塞,讓侄子王仁則據守,與自己在洛陽的據點相互呼應,形成犄角之勢,以抗拒*。話說武藝高強的少林寺十三棍僧扮成挑柴漢子,混進洛陽,直搗關押李世民的監獄,輕而易舉地就將李世民救出,並一不做,二不休,找到了王仁則的住所,經過一番決鬥,擒獲了正在姦淫民女的王仁則。鄭軍沒有了統帥,成為一盤散沙,被*一擊即潰。十三棍僧的勇救秦王和‘斬首’行動,為唐王朝立了大功。秦王李世民成為皇帝后,便封功勞最大的曇宗和尚為大將軍。其他不願做官的十二名和尚,帶著皇帝賞賜的金錢雲遊四方,比起大將軍來,他們更加逍遙自在。從此以後,李世民及唐朝後代帝王都對少林寺優厚有加,少林寺得以擁有千古榮光。這就是少林寺歷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
故事講完,汽車正好駛入南陽市區,張小山們將在此稍事停留,午餐打尖。
三、淵源
午飯過後,張小山將自己對少林寺“禪、武、醫”三位一體的研究情況向楊滿倉作了介紹。他說:“少林寺早在1217年就設立了少林藥局,主要為寺內僧眾及周邊百姓診療各種疾病,至民國時已擁有上千種秘方和不少高僧的論醫著述,但由於佛門戒律極少外傳。至於強身健體方面,為世人所知的有出自少林寺的《易筋經》和《少林內功》,歷代高僧秘不示人的驗方中,也有不少是養生延壽的秘方。”
“太好了!那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這些秘方呢?”楊滿倉聽說真的有養生延壽的秘方,非常高興。但得知這些秘方由於佛門戒律極少外傳,他又著急起來。
“據我所知,負責少林藥局事務的是空性大師,他自幼愛好中華傳統文化,平時主修禪修內功心法,兼修中國傳統宗教養生系列功法。他對少林禪、武、醫三位一體文化有獨到認知和實踐,親證妙法,發願弘揚佛門慈濟救世之精神。空性大師對禪醫造詣頗深,且醫德高尚,受世人尊敬,如果我們機緣巧合,能夠面見大師,肯定能得到他的點化,說不定還真能求得秘方。”張小山顯然做足了功課,娓娓道來。
楊滿倉想了一下說:“這麼說來,空性大師是少林高僧,又主持少林藥局,肯定事務繁忙,求見的人肯定也很多,面見他肯定不那麼容易啊。”
張小山略作思考後說:“我想起來了,少林禪宗和我們湖北頗有淵源,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淵源去拜見空性大師。”
“是什麼淵源啊,少林寺難道和我們郢州的報恩寺有關係?”信佛的張春桃來了興趣,她經常去報恩寺做義工,和寺裡的住持很熟。
張小山笑著說:“這個淵源不在郢州,在我們湖北的黃梅縣。黃梅縣東山上有一個五祖寺,是佛教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說法道場,也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得衣之地。五祖寺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在唐、宋兩代都受到朝廷的極大重視,被譽為‘天下祖庭’和‘天下禪林’,其住持法師由省佛教協會會長兼任,可見五祖寺在湖北省的地位非同一般。佛教禪宗有一條著名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禪詩就出自五祖寺。”
“這首禪詩我也聽說過,好像和佛門長老考弟子有關吧?”張春桃插話道。
“可以這樣說。這首禪詩就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選拔接班人時,他的徒弟惠能所作。當時,五祖的弟子很多,選何人傳其衣缽呢?他令弟子們各做一偈,以分辨其悟性高低。上首弟子神秀作偈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另一高徒惠能隨後也作偈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認為惠能的悟性高,所作偈能見本性,而神秀的悟性略遜一籌,所作偈未見本性,便將惠能選定為接班人,惠能於是成為了禪宗的六祖。”
吳玫聽不大懂,問道:“小山哥,聽你講了這些,我知道黃梅的五祖寺也很重要了,那它和少林寺到底有什麼淵源啊?”
楊滿倉也說:“是啊,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們之間的淵源關係。這樣吧,我們邊趕路,小山邊詳細的講一講。”
“大奔”駛出南陽市區,繼續往登封而去。車上,張小山繼續講道:“要說五祖寺和少林寺的淵源,那可非同一般,應該說是兄弟之間的關係吧。禪宗佛教的祖師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惠能是一脈單傳的,少林寺是初祖達摩的傳法之所,是禪宗祖庭;五祖寺是五祖弘忍的弘法道場,被稱為天下祖庭。當然,從初祖到六祖都是禪宗的祖師,我國各地的佛教都對他們頂禮有加,少林寺就有專門的‘六祖堂’供奉這六位祖師爺。”
“那我們怎麼利用這個關係呢?”楊滿倉問。
“我有一個辦法不知行不行。我前年去過黃梅的五祖寺,還和該寺的方丈見忍法師有過一面之緣,見忍法師是天門人,和我們郢州人算得上是半個老鄉呢。見忍法師致力於慈善事業,是知名的慈善家,他認為人間佛教的落實在覺悟人生,他提倡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一個這麼善良的佛門長老,如果我們借用一下他的名諱,對少林藥局的空性大師說是見忍法師介紹來的,我想他也不會反對吧。”張小山既是在說自己的想法,也是在徵詢楊滿倉的意見。
“這個想法好,空性大師聽說是五祖寺方丈介紹來的,肯定會接見我們。至於見忍法師嘛,我們又不是打他的牌子做壞事,有什麼不同意的!”吳玫不待楊滿倉表態,嚷嚷道。她見楊滿倉沒表示不同意見,又問張小山:“小山哥,你和見忍法師見面時,都談了一些什麼呀?他肯定是非常嚴肅地給你講經吧。”
張小山笑著回答吳玫:“你不要把佛門中人想的那麼古板好不好。我們見面時彼此稱呼老鄉,見忍法師不僅不以大師白居,而且相當隨和,十分善談。對了,他還給我講過一個放屁的故事呢。”
“真的嗎?小山,說來聽聽。”張春桃對張小山能見到那麼重要的寺院方丈,既羨慕,又好奇。
“千真萬確,這是見忍大師給我講的他隨恩師歸元寺方丈昌明法師修行時的故事。他講有一次晚飯後在禪堂跑香,跑畢,大家就坐。有一位師兄放了個連環屁,另一位師兄便指責其沒教養,還有幾人也抱怨臭氣難聞。沒想到師傅昌明法師卻大笑著說好,眾人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師父隨即命大家坐定,講了一個放屁的故事,說某年在金山寺隨虛雲老和尚修禪,有一天有居士供養寺院一些大豆,齋堂便把大豆煮熟後給大家吃。和尚們吃了大豆後,到晚上跑香時都想放屁,但都忍著不放。跑完香後靜下來坐香時,十分寂靜,有一位和尚實在忍不住,一連放了幾個連環屁,結果引得原來忍住的也都放起屁來,於是鬨堂大笑。虛雲老和尚索性開靜了,並趁機給大家開示說:‘大家不要笑,打屁是有善根的。’虛雲大師的意思是說放屁是人之常理,不必大驚小怪。因為佛法稱善即順理之義,通俗講合乎道理的事就是善的。昌明法師悲智雙運,以講故事的幽默方式,化解了大家對那個打屁和尚的怨氣。所以,佛門也是有時嚴肅,有時活潑啊。”
“小山哥,你剛才講的和尚跑香是一個什麼儀式啊?”吳玫的求知慾很旺盛。
“這個問題給你留點懸念,我們今晚去拜見空性法師時,說不定你就有機會目睹跑香了。”張小山笑著說。
那麼,張小山們能見到空性法師嗎?跑香又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