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少林秘方(一)
一、菜花春
元宵節過後,陽光明媚的日子開始多起來。春風送暖,陽氣漸生,即便偶爾來一場飄灑的春雨,陽光也很快帶著清新的空氣飛來。太陽那紅紅的、暖暖的光束射過來,溫柔地撫摸你,像母親愛撫嬰兒般在你耳畔喃楠而語:冬天已經過去,不會再有悽風冷雨,安心地去玩耍吧,大自然在等待著你……
進入2003年2月下旬,大地已經回春,股市卻跟不上春天的步伐,仍在原地踏步。大盤如此,大部分個股也好不到哪兒去,但行走在半路的春季行情也不可能馬上走回頭路。不上不下的盤局倒讓楊滿倉們安下心來,決定暫時忘掉股市,來一場親近自然的早春之旅。
這是一個春風微燻的清晨,空氣中彌散著油菜花的淡淡清香,天空澄碧如洗,是初春的絕妙好天。
張小山駕駛著楊滿倉的“大奔”,身旁坐著有著幽蘭般氣息的美女吳玫,後坐是精神狀態良好、談笑風生的楊滿倉夫婦。此行原計劃是五人小團隊中原一遊,因大牛和劉偉公司年初事務較多,未能成行。張春桃見有兩個座位空出,便相邀王蘭一同出行,王蘭內心裡倒是很想隨夫出遊,無奈正在讀高二的兒子牽掛著她,只好婉謝了張春桃的盛情,並託她在照顧楊滿倉的同時順帶也照顧下張小山。張春桃爽朗地一笑,拍著王蘭的手說:“妹子,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吧,保證完璧歸趙。”
“大奔”迫不及待地駛出郢州城區,城市的喧囂漸漸遠去,郊野的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乍暖還寒的早春,油菜花已不知不覺地鋪滿了田間壟頭,為大地換上了斑斕的霓裳。張小山不由想起了唐代詩人溫庭筠詩中的名句:東郊和氣新,平野菜花春。
張小山興之所至,不知不覺將心中所想的詩句吟誦了出來。吳玫聽了,連連讚歎:“好詩!好詩!可惜只有兩句。小山哥,多作幾句,我給你記下來。”
“這可不是我作的,是唐代詩人溫庭筠詩中的句子。”張小山連忙說明道。
“古人也有寫油菜花的詩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小山,給我們講講。”張春桃也來了興趣。
張小山笑道:“有啊。古人詩詞中有不少描寫油菜花的好句子,清朝乾隆皇帝還專門為油菜花寫過一首詩呢,題目就叫《菜花》。”
“小山,快念來聽聽,這乾隆皇帝是怎麼寫菜花的?”楊滿倉有點好奇。
張小山清了清喉嚨,用郢州普通話朗誦道:“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誦畢,他又補充道:“這首《菜花》詩是乾隆皇帝巡視江南途中所寫,雖然略乏文采,卻具有愛民情懷啊。”
“這樣直白的詩好,連我都聽得懂。小山啊,說來不怕你笑話,我年輕時也愛讀詩呢,至今還記得詩人楊牧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寫的《故鄉》裡的詩句:故鄉是一幅鋪在地上的畫,我在畫中走來走去,只看到天邊遙遠的雲霞。你看,多麼好的詩句啊。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內涵豐富,雅俗共賞。現在,老楊炒股,我沒事了就看報,但報上刊登的一些詩歌我完全看不懂了,說句不好聽的話,有些詩就像從瘋人嘴裡說出來的胡言亂語,讓人根本看不下去,難怪詩歌現在都沒有什麼市場了呢!”張春桃雖然快人快語,卻令張小山刮目相看,原來張姐也曾經是文藝女性啊。
楊滿倉卻從乾隆皇帝的詩歌裡發現了另外的意義:“看來康乾盛世並不是上蒼的恩賜,而是和最高統治者皇帝的作風分不開啊。從乾隆皇帝作的《菜花》詩裡,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時時想著民生、關愛民眾的好皇帝。他愛菜花,是因為它可以用於民眾的生計。而現在,我們的有些地方官員看到城郊的菜田,可能想到的是這塊地是不是可以賣給開發商,是不是可以開發一個專案,自己可以從中謀取多少利益。當然,也有很多焦俗祿似的好乾部,他們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人民也永遠懷念著他們。”
吳玫嬌嗔道:“哎呀,楊叔,你們不要把話題說得那麼嚴肅好不好。小山哥,還有關於油菜花的詩嗎?我要又優美又好懂的,以後我要是到旅遊公司當導遊,在菜花盛開的季節,我也來上一首。”
“是啊,美女導遊加上詩意的解說詞,那格調肯定上升不止一級啊!”張小山笑了笑,接著說:“我記憶裡確實有一首優雅易懂的古典詩詞,裡面就提到了菜花。這就是清朝詩人王文治的一詩七絕古體詩《安寧道中即事》:夜來春雨潤垂楊,春水新生不滿塘。日暮平原風過處,菜花香雜豆花香。這首詩雖然不是專寫菜花,但我每次讀來,不管在什麼季節,總有金黃喜人的菜花在眼前搖曳,菜花特有的縷縷馨香也彷彿入鼻入腦,讓人心醉神迷。”
吳玫記憶力超好,只聽了一遍,便用她圓潤的普通話朗誦起《安寧道中即事》,從車窗飄進的襲人的油菜花香配以吳玫醉人的溫雅磁性的噪音,是那麼潤澤人的心靈,使楊滿倉、張小山從令人身心疲憊的股市解脫了出來。
二、少林故事
張小山等人此行的目的地很明確,那就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從郢州出發約有五個多小時的車程。
四人中,只有張小山原先沾單位的光,“假公濟私”到少林寺遊玩過一次,其他三人都只有耳聞,未曾目睹。楊滿倉此次動議到少林寺卻不光是為了遊覽名勝古蹟,他還有一個目的—尋訪強身健體的秘方。要在股海鏖戰並取得豐碩的戰果,沒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怎麼行呢?楊滿倉雖然自專職炒股以後,憑藉著經驗和運氣,在股市頗有斬獲,可以說並不缺錢了。但他多年在股市打拼,卻養成了一個習慣,把盈虧看的過重,這樣自我施壓,惡性迴圈,使其身體特別是心臟不堪重負,日漸不支。因此當他聽說少林寺有能夠使身體強健的秘方,便決心前往尋訪。
張小山開始並不相信少林寺有楊滿倉所說的秘方,但他知道楊滿倉是謹慎之人,不會相信無稽之談,便認真查閱了有關資料,這才知道少林寺除了以武聞名,還有著禪、武、醫三位一體的特色文化。少林藥局以歷代禪醫遺留下來的寶貴醫藥文化財產為基礎,結合少林禪學及武術,總結出了一套少林特色修心、療病、養生的方法及理念。所以,張小山也對此行充滿了期待,畢竟誰都想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啊。出發前,他將自己的研究和想法也告訴了王蘭,王蘭聽說後,大力支援自己的丈夫前去,連王英所說的“妖精”吳玫與張小山同行,她也顧不得了,不是還有楊大哥老兩口在一起嗎?怕什麼?
吳玫生性活潑,車行途中,無人說話便覺無聊。剛安靜一會,她便提出要求:“小山哥,少林寺的武術那麼有名,肯定有很多故事,你給我講一個吧。”她只知少*術名揚天下,哪知道其他啊。
有吳玫這個美女“開心果”在旁,張小山精神很好,這就是俗話說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吧。他邊駕輕就熟地掌控著“大奔”,邊開講道:“有關少林寺的故事確實很多,我給你講一個最有名的吧。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除了它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外,還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極力褒獎以及唐王朝對少林寺的高度重視分不開。李世民親自為少林寺立碑,武則天甚至視少林寺為家廟,為其丈夫唐高宗李治和其母親楊氏在少林寺建立了功德所,並將少林寺佛像迎至內宮奉養。”
聽到這裡,張春桃也感到好奇了:“天下寺廟不是很多嗎?唐朝為什麼這麼重視少林寺呢?還使它成了天下第一名寺?”
張小山笑道:“這就涉及到我要講的故事了。你們知道李世民為什麼要為少林寺立碑嗎?那是因為少林寺的武僧曾經救過他的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隋末唐初,當時天下大亂,諸侯各霸一方,戰亂連年不休,唐高祖李淵立國不久,立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與此同時,佔據洛陽的王世充也自封為皇帝,並定國號為‘鄭’,其侄子王仁則是他的領兵大元帥。一山豈容二虎?李淵便出兵討伐王世充。為查明敵情,膽大的李世民假扮郎中親自前往洛陽城郊刺探,結果在離城十五里的柏谷莊被抓,情急之下,他將隨身攜帶的刻有‘秦王之印’的玉印丟棄,才使敵軍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當時,少林寺在柏谷莊有千畝田地,住著十三個有武藝的和尚,專管種田護園,他們偶然聽見一對逃荒的夫婦說他們撿到了一塊玉印,要過一看,只見上面刻有‘秦王之印’四字,於是便追問是如何撿到的,這對夫婦說是一個郎中在被鄭王王世充計程車兵抓住時,丟下了這塊玉印,士兵們走後,他們便把玉印撿了起來。十三武僧留下玉印,打發逃荒夫婦走後,便議論起來,猜測被抓的郎中很可能是秦王李世民。少*僧除了武藝高強,還很有政治頭腦,他們認為唐王李淵父子辦事順天理和人情,關內五穀豐登,軍隊秋毫無犯,日後必能一統江山。王世充雖然自稱皇帝,但叔侄二人終日東殺西戰,欺壓百姓,搞得民不聊生,肯定成不了大器。何況王世充的官兵還霸佔了少林寺在柏谷莊的大部分田產,不借*之力報霸產之仇並追回田地,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