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陽高照,一隻螞蚱似的蟲兒正在橫穿馬路,突見遠方塵土飛揚,似是有人駕馬飛奔而來,螞蚱似的蟲兒急忙跳開,生怕被那馬蹄踩個稀巴爛。
兩道人影駕馬一閃而過,不久後一片黑雲嗡嗡作響正朝著兩人追去。
這兩人正是莫離和孟若虛,原來兩人當日離開以後,莫離問漢子何去何從。
漢子只是說道要去爹孃墳上告知大仇已報,之後跟隨侍奉恩公,莫離卻不應。
雖說兩人路上有個伴也好,但莫離卻也不願讓其跟著自己浪蕩,況且自己還身負重任,說不得遇到那莫須有的仙家仇人,連帶他也丟了性命。
可孟若虛道恩公大恩無以為報,本以為此生報仇無望,卻因為莫離得以報得大仇,說什麼都要鞍前馬後的追隨於他。
莫離心中感動,漢子確實是個可結交之人,便說明自己身後還有仙家仇人,說不得被仇人追上就慘死於山間。
孟若虛聽說此事,更要相隨,後來兩人誰都不能說服誰,最後說定,孟若虛相送莫離百日,之後再找地方奔自己前程,莫離無奈只好笑著應下。
兩人去過孟若虛爹孃墳後,朝著西北行去。
兩人之前慌忙駕馬而過,是因為之前經過一地時,發現多有人骨獸骨,稍一查探,莫離卻意外發現了一株靈草,興奮的摘下後,突然從前邊大樹的樹洞中飛出大片拇指大小的惡蜂。
此蜂極毒,是種妖物,兩人慌忙駕馬而逃,換乘的馬匹來不及管,被那惡蜂一蟄,竟然化成了膿血,兩人大駭極速而逃。
幸好那惡蜂速度不是很快,兩人逃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那些惡蜂沒有再跟上來,想必是已經將其甩開。
稍一心安,兩人相視一眼登時有些後怕,莫離有心滅了這窩囂張的惡蜂為民除害,但卻無力做到,心想若是將來境界上漲,法力大增,定要將這為禍一方的惡蜂一網打盡。
孟若虛這些天和莫離相處過後,兩人間也比較隨意了,更像是友人一般,莫離本想讓其不要再叫恩公,但此事無論莫離怎麼說,孟若虛就是不答應,也只能由著他了。
當孟若虛知道莫離才是個十來歲的年齡時,大為驚訝。
雖然在平日相處中,孟若虛也暗暗覺得莫離可能年歲真的不大,但親耳聽到莫離說自己才十來歲時大呼妖孽。
十來歲的娃娃,仙家本事不必多說,但是那份沉穩的和聰慧的腦子,實在讓人不覺的才是個這般大的娃娃,普通人家的孩子,十來歲能幹什麼?能想到什麼?
其實除了莫離本身聰慧,在師門時,小小年紀就被師傅教導下棋與人心思絡,而且經常讓他去感受師兄弟間的一些小心思,小矛盾。
後來還吩咐山門中兩位與他關係的不錯的弟子,叫其帶著莫離下山去往那紅塵凡俗中,感受凡人的種種,倒不是他師傅神通廣大,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而是從莫離入山門以來,那份根骨天賦就讓他師傅覺得不會侷限在這小小的水陽宗,尤其是莫離在七歲開脈時竟然開出驚世駭俗的六脈!
他師傅震驚之餘開懷到不比自己羽化飛昇昭告天下時的喜悅差。
要知道,一般說的絕世天才是開出三脈四脈,而這些人會被各大仙家宗門搶著收為弟子,何時聽說有人竟然能開出六脈?
或是自己太過孤陋寡聞,畢竟這天下何其大也,小小的金丹,小小的水陽宗,只是犄角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