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漢的時候,中國盾牌為雙弧盾,因為外形酷似葫蘆,被人們戲稱為葫蘆盾,主要裝備於中央軍。到了東漢,人們捨棄了工藝複雜的雙弧盾,而改為長方形的方型盾,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種。
而圍繞盾牌使用的戰術更是層出不窮,比如鞠義先登死士殺白馬義從,就是原地豎起大盾,讓強弩手藏在盾下,白馬義從衝陣的時候,強弩手突然鑽出來,萬箭齊發,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殺得大敗。
所以利用盾牌為戰術的打法我們華夏文明已經有了很多很多,可惜的是因為大盾比較笨重,攜帶不易,所以更適用於原地結陣時的阻擊戰,如鞠義以逸待勞,等著公孫瓚自己上門送死。
典韋要搶時間立即北上,因此輕裝簡行,並沒有帶大盾,這就導致他麾下計程車兵多為木圓盾乃至於沒有盾,所謂的木圓盾也就鍋蓋大小,根本防禦不了鋪天蓋地的箭支。
可那能怎麼辦呢?
典韋知道此時需要給後方爭取時間,因此面對敵人騎射,只能咬著牙繼續硬抗。
一列列休屠騎兵縱馬而來,離了他們數十步遠,一邊馳騁,一邊彎弓搭箭,頃刻間,天空就像是被烏雲遮蔽了一樣,成百上千支箭密密麻麻,如雨一樣向著典韋軍射來。
“舉盾!”
典韋高聲大喊。
無數刀盾手立即將手中的小圓盾高高舉起,但這些小圓盾基本都是木盾,外面包裹了一層鐵皮,能不能扛得住,基本就靠老天爺的天意。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無數箭頭落在了盾牌外面的鐵皮上,發出叮叮噹噹清脆的響聲。
而更多的則是射到了士兵身上,大部分都被身上的盔甲擋住,但還有小部分擊中身體,“噗嗤噗嗤”入肉的聲音不絕於耳。
“啊啊啊啊!”
“快快快。”
“拉下去。”
只第一輪箭雨就讓典韋軍忙成一團。
實際上他們並沒有人員被射死,因為青州有數座大型露天鐵礦,礦產資源豐富,導致普通士兵都有甲冑。
只要木盾護住面門,或者乾脆直接蜷縮爬在地上,保護住重要部位,想要讓箭支射中腦袋、喉嚨、內臟等致命地方還是非常困難。
但四肢是沒有盔甲保護的,很多人都被射中手腳,頃刻間失去戰鬥力,痛得在地上不斷哀嚎,一下子弄得陣型都大亂。
典韋立即指揮士兵將傷兵往後運送,可敵人卻不給他時間,緊接著第二輪,第三輪,無數箭雨劈頭蓋臉砸下。
整個軍隊頓時一片大亂,指揮作戰的蔣義渠見到這一幕,立即抽出刀來喝道:“殺!”
“殺!”
袁軍發起了全面進攻,漫山遍野全都是敵人。
雙方很快交戰在了一起,但典韋軍士氣被幾輪箭雨之後就弄得軍心渙散,交戰沒有多久,就開始瀕臨崩潰。
哪怕典韋奮力殺敵,亦挽回不了頹勢,周圍計程車兵越來越少,很多都開始丟下武器紛紛逃跑。
見此情形,無奈之下,典韋只好選擇撤退,率領一部分敢死隊斷後,阻攔敵軍追擊。
蔣義渠趁勝追擊,一路往南追趕了約二三里路,前方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官道便在丘陵一側,而西面則是一片曠野,擁有一些莊園、村莊以及無數田地。
等到了近前,蔣義渠看到在丘陵下方,官道之上,一排排重甲步兵橫列出了方陣,將路口堵住,而典韋部則踐踏農田,跨過旁邊官道左右兩側用於引水灌溉的水渠,一溜煙鑽進了田地裡,往遠處村莊方向跑去。
“止步!”
蔣義渠立即命令士兵們停下腳步,越靠近鄴城地形其實就越複雜,因為鄴城周邊都是平原,所以靠近城市會有大量的田地、莊園,對於馬匹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休屠各部的戰鬥力下降了很多。
而堵在官道上的那些人蔣義渠也認識,正是名震天下的陷陣軍,相比於典韋軍,只有五千人的陷陣軍更加可怕得多,因為他們的組成就是槍盾手、弓弩手以及刀盾手。
最前面計程車兵擺著一排排的長方形大盾,每個盾牌由單獨的一名士兵控制,形成密集的盾陣,而盾手身後又有一名長矛兵,他們會從盾牌的縫隙間把長矛伸出去捅敵人,同時後方還有大量弓弩手,可以平射可以拋射,整個陣型像是一個龜殼一樣,讓人無處下手。
“將軍,是高順的陷陣軍!”
一旁的副將說道。
蔣義渠點點頭:“陷陣軍最適合打陣地戰,且一身重甲,很難攻破。”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