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這孔文舉到底什麼意思,你確定我們沒有得罪過他?”
劉備低聲詢問。
“怎麼了?”
“他剛才說我收買人心,其心可誅。”
“說得這麼難聽?”
陳暮皺起眉頭,倒是沒想到孔融情商這麼低,不過一想到他跟邊讓禰衡這些人是好朋友,倒也釋然。
孔融、邊讓、禰衡、許攸,這四個在漢末屬於出了名的作死小能手。
“是啊,他說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劉備詢問。
“立場問題,不是私人原因。”
“立場問題?”
與陳暮在一起久了,劉備也學會一些新的詞彙。
他曾經聽過陳暮分析過黃巾起義的原因,知道了所謂的階級對立的情況。
階級不同,大家代表的立場也就不同,自然形成天然對立面。
可問題是劉備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他與孔融有什麼階級對立的,講道理,大家不都是官嗎?
只是現在已經進入了洛陽城,無數雙眼睛盯著,一些話也不好問,劉備只好暫時把想問的嚥進肚子裡,想著以後再找機會詢問。
車隊浩浩蕩蕩從上東門進入,進了城後,就到了上東街,北面是永安宮,南面就是永和裡與步廣裡,不過只能說曾經是,因為現在也都是沒有修好的殘垣斷壁。
永和裡與步廣裡都是曾經洛陽城的達官貴人們居住地,現在勉強修復了一些,永安宮則已經徹底燒燬,畢竟如今大漢沒有太后,不需要它的存在。
自東明街南下,到了蒼龍門,車隊在宮門口停下,孔融司馬防劉備陳暮四人進入其中,來到了蒼龍門內的竹殿等候。
“玄德,子歸,我們先去向天子稟報。”
司馬防對他們說。
正常情況下,大臣覲見皇帝,應有宦官或者宮女通報,天子許可之後,再引領去見天子。
比如陳暮當年每次去見康帝,都是由宮女或者大宦官們帶領,有時候是張讓,有時候是趙忠,更多時候是王鈞。
但劉虞這天子當得應該算是漢朝歷史上最窮酸的天子,皇宮破破爛爛,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宮女宦官加起來不超過二十個,宮中僅限的那點生氣,就只有守衛皇宮的那點羽林衛和虎賁軍了。
孔融皮笑肉不笑地對司馬防說道:“建公你去吧,我留在這裡陪衛將軍與少府。”
“這.......”
司馬防皺起眉,但又不好說什麼,便道:“那好吧。”
轉身出了竹殿去崇德殿通報去。
等他走後,孔融斜著眼睛看著劉備和陳暮,對他們說道:“劉玄德,陳子歸。”
“哦?”
陳暮故作不知道:“文舉兄有何見教?”
不要以為孔融年齡很大,他出生於永興元年,也就是153年,就比劉備大7歲,比陳暮大14歲,所以不管論地位還是年齡,大家都可以平輩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