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侯典韋和開陽侯張遼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他們分別是青州隊以及原州隊的總教練。
典韋在臨淄的時候就喜歡上了蹴鞠,天下漸平之後,典韋的年紀也越來越大,本來就比劉備大幾歲,如今已經是到了六十而知天命的年紀,鬍子和頭髮花白,卻依舊熱愛蹴鞠運動。
現在年紀大了很難下場親自去踢,但卸下軍伍生涯後,就做起了青州蹴鞠隊的總教練,這幾年來青州隊屢次奪冠,典韋的戰術佈置功不可沒。
張遼前些年鎮守過原州,在原州的時候才接觸蹴鞠,結果沒想到很快熱愛上了,大力支援原州蹴鞠隊的發展。
此次原州蹴鞠隊能夠彎道超車,如黑馬態勢殺入總決賽,跟張遼的戰術佈置有關。
很快到九點半,體育館已經是人山人海,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
典韋和張遼在各自隊伍更衣室佈置戰術。
說實話,論起戰術佈置典韋肯定是不行,但他有外援,因為跟田豐關係好,所以田豐幫他支了招。
“原州隊的打法素來大開大合,喜歡以勢壓人,最厲害的就是中路突進,往往是兩三個隊員一起配合拆當,用身體碰撞強行來突破防守。”
更衣室內,典韋對諸多球員說道:“他們的打法確實厲害,但很耗體力。之前的隊伍都是和他們硬碰硬輸的,所以我們要改變打法,不能和他們硬碰硬,而選擇消耗戰術。”
說罷他就按照田豐教授的方案,給每名隊員佈置了相應的打法,除了前鋒以外,中場和後方防禦縮緊,採取靈活的運動戰,爭取在下半場前把原州隊的體力耗光。
而張遼那邊也在佈置戰術,他的戰術打法和他在戰場打仗的思路一樣,就一個字——莽。作戰核心就是不斷衝擊敵人的陣營,打散對方陣型之後破門得分。
由於原州隊皆是膀大腰圓的壯漢,再加上頗為寬鬆的比賽規則,用這個辦法頗有奇效。很多隊伍都招架不住他們的猛烈攻勢,倒在他們的面前。
雙方很快佈置好了戰術,九點五十,在整個體育場數萬觀眾的歡呼聲中,兩邊的球員依次入場,向天子行禮,向觀眾行禮,再互相行禮。
十點鐘,比賽開始。
最先拿到球的是原州隊,經過幾分鐘熱身,此時的原州隊正是最兇猛的時候,一個個身高八九尺的壯漢如一群轟隆隆駛來的坦克一樣,往前開始衝撞。
按照之前的佈置,是即便對方拿了球權,應該這個時候上去攔一下,即便無法阻攔對方的突破,也應該儘量消耗他們的體力。
但原州隊氣勢太足,採取的戰術也是前場緊逼的戰術,他們有三前鋒四中場三後衛,採取的343陣型。
當拿到球之後,三名前鋒和四名中場迅速開始前壓,給青州隊造成巨大的壓力。
“上去防啊,都愣在那裡做什麼,都是木頭嗎?”
典韋在球場邊急得滿頭大汗,隨著他奮力嘶吼,花白的鬍鬚一顫一顫,顯現出極為激動的情緒。
只是球場太大,再加上週圍嘈雜的聲音,很難把戰術指令傳遞過去。
不過好在原州隊即將從中場突破罰球區的時候,青州隊總算是反應過來,幾名中場和後衛隊員立即上去逼搶,與原州隊碰撞在了一起。
雙方頓時人仰馬翻,亂作一團。一名腳下技術極好的青州隊員瞅準機會將足球勾走,往自己身後隊友方向踢去。
但球場上七八名雙方隊友碰撞倒下,沒有裁判吹哨,這在大漢的足球比賽當中是常有的時候。
遠處的張遼見到自家球員雖然把對方球員撞倒了四五個,卻丟了球,只是撇撇嘴並沒有在意,他們的打法就是野獸般打法,就不信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對方不丟球。
而此時見到好歹把敵人迅猛攻勢防了下來,典韋總算是舒了一口氣,然後單手叉腰,不斷地揮舞右手示意戰隊球員們按照之前戰術佈置。
青州隊的隊員們心領神會,拿到球權之後就開始擺爛,不斷地來回後場倒腳,偶爾傳去邊路,佯裝進攻,卻也是虛晃一槍,在即將突破中場,原州隊撲上來時,迅速回傳。
這種戰術剛開始大家還沒察覺出什麼,只以為面對原州隊野獸般的打法青州隊正在小心試探。等過了十多分鐘,他們還在倒腳,觀眾們才覺得有些不對勁。
十多分鐘下來,除了一次突破了中場,其它時候都是在後場倒腳,根本沒有進攻的打算。
原州隊倒是很積極地逼搶,可每次還沒跑到人家就已經把球傳出去了,根本不給機會。反倒是不斷奔跑,導致體力下降得很明顯,漸漸已經不如剛開始那般迅猛。
一時間,全場觀眾漸漸安靜下來,現場出現了頗為詭異的沉默。雖然也有小聲說話的,但在這樣一個宏大體育場,反倒是顯得有些寂靜。
又倒騰了幾分鐘,張遼也明白了對方的打算,明顯是決定消耗自己這方的體力,連忙申請暫停,調整他們的戰術思路。
過了片刻,暫停結束,比賽繼續。此時原州隊的站位已經開始防守起來,全面龜縮排中場後方。
顯然張遼也很清楚,如果繼續耗下去,等自己隊員體力耗光,那必敗無疑。還不如先防守起來,就讓對方繼續倒腳,等恢復了體力之後,再來一波突然襲擊。
可惜的是他的戰術想法早就被典韋洞悉,或者說田豐也已經預料到了這個情況,他們更換戰術,典韋那邊也是馬上及時進行調整。
原州隊往後方龜縮,青州隊就開始試探性前壓,在中場附近繼續倒腳,又拖拉了幾分鐘,忽然就開始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