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忙道:“絕對沒有,這都是大哥自己想到的,與我無關。”
“行了。”
劉備擺擺手:“此事就交予你定奪,明日內閣會議,就商議出兵的事情。”
陳暮說道:“具體出兵事宜,自然是明日內閣商議。不過還是要防止曹操聯合劉表、孫策、劉璋、張魯、韓遂、馬超、呂布等人一同作亂,以給他消化豫州爭取時間。”
劉備心裡一驚,差點忘了這茬,忙不迭道:“四弟可有對策?”
陳暮笑道:“韓遂那邊我會讓公與聯絡閻行,此人上次來洛陽,我見他對朝廷多有敬意,還把父母送到洛陽來,恐怕心裡早有投降的決議,到時候讓他暗中為內應,必可破韓遂馬超。”
“那劉璋呢?”
“劉璋守門之犬,連漢中門戶都被父親曾經的部將佔據,不需要管他。”
“張魯?”
“張魯不足為道,他自己也得小心劉璋北上奪他漢中,絕不可能派全力出兵,即便出兵也不會太多,正好讓二哥一併處置。”
“呂布?”
“三哥不是在河東看著嗎?”
“所以我們實際要對付的敵人只有劉表、曹操和孫策?”
劉備回過味來。
關中有關羽張飛鎮守,韓遂馬超張魯劉璋呂布這些人,完全被看得死死的,根本不可能東進。
那麼他最大的敵人,就只有河南的曹操,江東的孫策以及荊州的劉表。
陳暮笑著點點頭:“不錯,這就是大哥最後的三個敵人,只要處理了他們三人,關西關中川蜀之地的鼠輩,就不足道爾,一兩年之內,皆可以平息。”
劉備琢磨過來,深以為然地道:“善,四弟覺得,我們應該要怎麼打?”
陳暮毫不猶豫地道:“劉表先不用管,派人鎮守南陽即可。遠交近攻,先打曹操,再打孫策,只要一戰把曹操消滅,江東和荊州,也撐不了多久!”
現在的局勢有些像官渡之戰前夕。
孫策讓出豫州之後,就像官渡之戰前一樣,袁紹在河北聚眾二十餘萬,曹操在河南只要數萬人馬,孫策在江東,劉表在荊州,可謂是群敵環伺。
但不同的是歷史上曹操由於挾持漢獻帝,把自己弄成了眾矢之的,孫策揚言要進攻許都,劉表也是虛張聲勢作勢北上,袁紹更是大軍南下,整個曹操政權都處於風雨飄搖,即將崩塌的階段。
而此時劉備成為了皇帝,各路諸侯都以劉備竊據天子席位,讓現在的劉備成為眾矢之的。
因而孫策劉表這些想要割據的諸侯只能被迫與曹操結盟來對抗實力強大的朝廷,不至於讓曹操像歷史上那樣過得非常艱難。
只是問題在於,劉備不是袁紹,袁紹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組織力和策略都很差,讓曹操在官渡找到了機會,一把火燒了所有糧食,導致自己大敗。
而劉備有陳暮相助,提前警惕,自然不可能犯這種錯誤。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戰鬥必然是一場大決戰,區別只是在於這次曹操有了劉表和孫策的幫主之後,實力會更強一點而已。
更重要的是,歷史上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吞併北方花了七八年的時間。這些時間讓孫家穩固了江東,逐漸強盛,這才給了孫權赤壁之戰的勇氣。
可此時孫策才剛去江東,立足未穩,曹操如果在短時間內被消滅,孫策根本不可能抵擋住朝廷大軍攻擊。
甚至陳暮已經想好了,到時候親征江東,帶著孫堅去,看孫策怎麼說。
老子是愛國忠臣,兒子當叛逆的陳暮也不是沒見過。
後世為我軍獻圖的雲南王不就是如此?
成王敗寇,自有定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