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利用人的羞恥心來激發動力,在學校之中比較常見。比如老師會以成績列名次,或者當眾批評學生。
只是現代青少年初中高中的時候處於青春逆反期,這樣做的話往往適得其反。
而成年人不同,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樣。
這段時間的訓練雖然不至於讓白波軍一下子成為精銳部隊,但至少他們也曾經上戰場見過血,再加上訓練之後,已經有了成效,戰鬥力提升了很多。
“將軍,探馬來報,關羽又在組織兵馬幫助百姓種田,我們是否前往襲擊?”
就在這個時候,徐榮的偏將過來向他報告斥候的訊息。
劉備軍打的旗號素來以仁義為名,根本就沒有劫掠過百姓,所以百姓都出來種田。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去年冬小麥沒有種植,很多人存糧已經不多,再不種田的話,今年大家就都得餓死。
因此就算是打仗,灞橋一帶的百姓也不得不從各鄉里出來種田幹活。
像戲亭、長門亭、鴻門亭等各鄉亭都是有大量村落,徐榮就算想把所有百姓遷入城中,也得考慮他們的死活,所以城外散落在洪慶山一帶各鄉亭百姓他不管,只控制著城內防守住關東軍即可。
聽到偏將的話,徐榮沉吟道:“潛伏於百姓中的斥候有沒有查探清楚,關羽的兵馬是否俱在,有沒有潛藏埋伏的人手?”
“兵馬俱在。”
偏將答道:“各營都正常出來操練,斥候清點過,人來人往,雖無具體實數,但跟往日相差不多,應當沒有潛藏人手。何況戲亭一片平原,除了洪慶山能藏人之外,倒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伏兵。”
“嗯。”
徐榮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李蒙何在?”
校尉李蒙站出來道:“末將在。”
“命你點五千人馬以為先鋒,出城進攻關羽。我率大軍在後,若有不對,可為接應。”
“唯!”
李蒙領命而去。
徐榮則帶著剩餘的校尉軍司馬領三萬人準備出城作戰。
隨著董卓的增兵,新豐城有了四萬人。
這還是因為關東軍的主力是在東面,不然的話之前駐兵就只有不到兩萬。
沒辦法,董卓的兵力現在確實捉襟見肘,拿不出那麼多人來。
而這一次進攻,徐榮也僅僅只是試探佯攻而已。
雙方已經對峙了三個月,別說打仗,就連正面接觸都沒有,所以徐榮也想試試,看看關東軍有沒有放鬆警惕。
如果真的能夠成功的話,未嘗不能順勢大舉進攻,一次性就把關東軍平滅,攻取南山古道。
在這一點上,徐榮的看法和李儒閻忠一樣,都認為要把關東軍趕出關中最好。
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城,這邊徐榮一行動,那邊同樣偽裝成勞作的百姓,在城外觀察的關東軍斥候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這個情況,丟下鋤頭,飛一般地往營寨方向跑。
不止是城外的數名斥候,就連各鄉亭的百姓,也都是如此。大軍忽然出城,顯然是要打仗,再不跑,命都要沒了。
而此時關羽正在渭河邊上。
關中平原是古代著名的產糧之地,下邽縣、左馮翊、新豐城,渭河南北都有大量的鄉野農田,此時春日暖陽微醺,關羽帶了數千人馬幫助百姓在田裡幹活。
換了張飛來他肯定不會去做,但關羽跟劉備一樣,屬於那種輕視達官顯貴,而愛護百姓士卒的人,反正沒事幹,就當鍛鍊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