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十二月,凌厲的寒冬吹拂,像是要將時間的一切都化為冰山。
這個年關長安百姓過得並不算好,跟漢朝江南地區一年一季的水稻不同,關中地區以麵食為主,所以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
冬小麥和夏小麥。
關中下大雪,冬季小麥自然就種不成了。再加上前幾年戰亂,屢遭兵災,百姓生活過得窮困潦倒,十分艱難。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董卓並沒有派兵繼續劫掠長安周邊百姓。
因為當初從洛陽來的時候,董卓不管是盜墓還是搶奪,都弄到了大筆金銀財寶以及糧食物資。根據記載,“董卓築眉塢,塢中廣聚珍寶,積穀為三十年儲。”
可見如今董卓之富有,根本不在乎繼續搶奪。
這場大雪掩埋了關中,也掩埋了洛陽。
跟關中一樣,今年洛陽的冬小麥也種不成了,好在有去年積存的糧草,倒也不算太麻煩。
唯一的問題就是一旦劉備與王芬開戰,那麼以往從冀州來的糧道就會被斷掉,如果不能儘快解決王芬,那麼關東軍就只能撤兵,從兗州回青州再圖大事。
不過這個問題陳暮早就考慮過,司隸他是沒打算放棄。
畢竟這裡為天下中樞之地,要是能像三國關羽鎮荊州一樣,遣一上將駐守司隸,那麼從上帝視角來看,就能左右夾擊冀州,將大塊地盤納在手裡。
而且司隸這個地方也很賴皮,如果你想打司隸,那麼就得在洛陽八關死磕,此時青州就可以趁機偷襲。
而如果你不管司隸,跟青州決戰,那麼司隸也可以趁機偷你的屁股,讓你左右為難。
這個套路有點跟明末時期毛文龍在皮島的作用一樣,算是鑲嵌在天下各路諸侯身邊的一顆釘子,讓人非常難受。
也許有人說,既然這個套路很厲害,那為什麼曹操不用呢?
原因很簡單。
曹操沒有那個實力。
剛開始曹操拿下兗州後,一直是依附於袁紹,聯合袁紹打袁術,哪來的實力去佔據洛陽?
等到曹操奉迎天子,搞定袁術之後,勢力逐漸壯大之後,才拿下了洛陽三河地帶。
只是當時的洛陽人口早就被董卓遷至關中,十分殘破,失去了它的戰略意義。
而現在隨著人口回遷,戰略意義自然也就回來了,再加上洛陽八關,為天下最為險峻之地,充當這顆釘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白波軍兵圍長安,雙方相持於渭橋、左馮翊、陽陵一帶。兩邊都不想打仗,所以甚至連叫罵挑釁都沒有。
關東軍像是來旅遊的一樣,只在城外安營紮寨,根本進攻的打算。
兩邊相安無事,一直等到初平三年,二月初春。
徐榮俯視著城外的軍營,雪已經融化了,關中地區的百姓也紛紛開始緊鑼密鼓地在城外開始耕種起來。
城外沃野千里,除了那個駐紮在洪慶山腳,十分刺眼的關東軍營寨以外,就是滿是在田間勞作的百姓,以及每日都在操練的白波軍士兵。
對於這些賊寇出身,紀律不太好的白波軍,關羽也十分頭疼。
為此從在臨晉統領這些白波軍開始,他就一直在訓練士卒,慢慢將他們變為真正的精銳之士。
按照陳暮教授的練兵之法,讓他們每日列隊、走正步、各種軍事訓練。
白波軍的構成畢竟是一群為了活命而不得不造反的匪徒,不像現代軍人那樣有家國之心,所以想要讓他們保持這樣的訓練非常困難。
為此陳暮也制定了一套獎懲制度,鼓勵軍官為榜樣,士兵做得好有獎勵,做得不好雖然懲罰並不是很嚴重,但會受到低階軍官的點名批評,讓自己顏面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