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怎麼做?
呵呵。
我當然會跟著曹操他們進攻長安。
等董卓弄死劉辯,我再誅殺董卓,攫取巨大的名望。
然後趁亂弄死曹操孫堅鮑信,奪取他們的軍隊。
嗯。
天下無君,曹孫鮑三位君子身先士卒,死於亂軍之中,真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
不管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世的人,都應該記住他們的偉大與光輝。
但死人是沒法成就恢弘事業的,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
到那個時候,名望有了,兗州有了,洛陽有了,豫州徐州揚州自然也有了。
青州徐州兗州洛陽一帶連成一片,雖然南北強敵不少,但天下能夠與他對峙的,也只剩下冀州的袁紹跟荊州的袁術二人。
此時公孫瓚在北,自己在南,以雄厚實力先南北夾擊除掉袁紹,再除掉袁術,佔領中原地區之後,最後徐圖天下,則大漢江山盡在手中。
這是陳暮在自認為所處劉備那個位置,所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極限。
只是,這一切都只是想想而已。
陳暮為什麼選擇去投靠劉備,去找一方諸侯去充當謀士?
還是因為他幹大事而惜身,或者說,他幹啥都惜身。對於絕對的利己主義者,能站在別人身後去可以完成的事情,絕不會親自動手去做。
帶領兄弟們打江山看似熱血沸騰,但也不看看劉邦死裡逃生多少次,不看看曹操劉備的一生盤旋在死亡的邊緣有幾回?
各朝各代的開國太祖,一個個看似光環加身,天命所歸,卻不知道這只是倖存者偏差而已。
哪怕是劉秀這開掛一般的人生,也都是因為他是倖存者,要是他運氣不好,隕石落的是他的軍營,你看看歷史上還有沒有東漢什麼事?
所以還是那句話,陳暮也許能規劃好一切爭霸的條件,但他卻不會自己去幹。
因為他沒那個自信地以為自己就一定是最後的勝利者。
要是萬一這天地間,冥冥之中,真的有什麼上天的旨意或者安排。在他即將成功之前,晚上睡覺的時候忽然來一顆隕石砸下來,那才叫可悲。
因此絕對的利己主義者,跟著老大哥劉備這樣有氣運加身,最後確實能成就一代偉業的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
劉備出乎意料的貿然舉動,也的確讓陳暮覺得有些不能掌控。
他倒不是想除掉劉備,取而代之。
而是覺得,或許也該給老大哥洗洗腦,告訴他什麼是為君之道,什麼是能夠作為一名雄主應該有的資質。
只是現在的時間條件還不成熟,畢竟如今名義上,他們頭頂還有個大漢天子劉辯存在,老大哥也還是忠君愛國的好臣子,不能以雄主自居。
至少也該等到劉辯與劉協一樣,直接“社會性死亡”之後,再考慮這件事情。
眼下,當務之急,就是要擺平曹操孫堅鮑信他們。
不能讓他們節外生枝,跑出去肆意破壞老大哥的名聲。
臨陣脫逃,畏敵不前,可是一個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