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賊怎麼能!”
華陰縣府邸之中,劉備面目猙獰,仰天嘶吼。
董卓的殘暴,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殘殺廢帝就算了,連在位的皇帝都不放過,這與梁冀何異?
更何況即便是權傾天下的梁冀,也只敢偷偷摸摸地做。
董卓卻要當眾砍殺皇帝,性質更惡劣千倍萬倍!
陳暮對劉備說道:“大哥,往好處想,至少天子現在還沒有性命之憂。當務之急,你還是得去向曹校尉,孫太守他們去賠罪。”
一旁的張飛有點納悶,嚷嚷道:“四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曹操他們進攻,差點害死天子。大哥撤兵,保住了皇帝一條性命。要賠罪也是曹操他們賠罪,怎麼是大哥去賠罪?”
哪知道劉備長嘆一聲道:“確實是該我去賠罪,如果不是我瞻前顧後臨陣脫逃,又何至於讓他們大敗而歸。”
“可他們大敗而歸不是他們自找的嗎?”
張飛就不明白了,既然選擇偷襲長安是錯的,那為什麼還要為他們的失敗而負責任?
然而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
正如你在結果出來之前,任何看似正確的選擇,又怎麼知道它是錯的?
劉備選擇帶著百姓走,那時候他自問對不起天子和先帝。
是因為不管他心中有一刻懷疑董卓真的會殘害天子好,亦或者不是也罷,他最終的選擇就是沒有去長安,在當時的環境來看,確實像是在逃脫,辜負了先帝信任。
雖然時間最終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至少沒有讓董卓得逞,將劉辯保護了下來,可這又迴歸到了之前遺留下來的問題上。
那就是他之前做的事情性質,依舊跟袁紹等人退走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是放棄營救皇帝,放棄了各路諸侯對他的信任,甚至將曹操孫堅鮑信他們置於危險之中,根本沒有考慮他們的死活。
張飛是個直性子,不太明白裡面的性質與彎彎繞繞。
但劉備卻很清楚,他一戰不打就選擇撤兵,表面看起來是為了求穩,實際上如果被有心人宣傳,說不好就言稱他懷有異心。
因此這個歉必須道,必須要堵上各路諸侯的口,不能讓他們到處去亂說。
想到這裡,劉備也算是明白了陳暮的良苦用心,苦笑道:“我知道了,煩請四弟去跟他們先說說,等我病好一些,必然一個個登門拜訪,親自道歉。”
“嗯,那大哥還是先好好休養,我去城中佈置一番,防止敵人偷襲。”
陳暮起身,準備出去。
就在此時,劉備卻忽然叫住了他:“四弟。”
“嗯?”
陳暮轉過身,不解道:“怎麼了?”
劉備猶豫片刻,低聲問道:“如果你是在我那個境地,你會選擇怎麼做?”
“我嗎?”
陳暮稍稍思索,搖搖頭道:“我不會到你那個境地,因為我一開始就會求穩,聽田元皓的話,穩紮穩打,如果我不確定董卓是否會殘害天子,就會慢慢包圍長安,一步步轉移關中百姓回洛陽,再送他們去青州,這樣不管天子能不能救到,至少百姓我可以救不少。”
“唉。”
劉備長嘆了一口氣:“我明白了。”
陳暮拱拱手,轉過身。
臉卻陰了下來。
屋外的天空本就是陰鬱,沒有陽光,屋子裡黑漆漆的,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