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之謀伐 > 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

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 (第3/5頁)

不止是樂安,包括東萊的海邊,同樣是如此。

蓼城縣,位於今山東省利津縣南,也就是黃河的出海口,利津縣在黃河北岸,而如今的蓼城縣在黃河南岸,古今兩縣,南北對稱。

自從漢孝康帝去世之後,陳暮就已經開始在青州佈局。

首先是賺錢,以蘇雙張世平為代表的商業集團大力發展商業渠道,不僅與天南海北的各路商團都有交集,還有青州周邊地區,各大世家、豪強、財團等等。

既然溝通了銷售的門路渠道,那麼大力發展商品也是必不可少。

之前青州主要出口糧食為主,但隨著戰亂將近,糧食作為儲備物資,必須減少出口,那下一步當然就得發展取代糧食得商品出來。

古代最賺錢的生意是什麼?

糧草和鹽鐵。

民以食為天,所以食物是首位。

而鹽同樣是不可缺少的東西,所以是次位。

漢朝百姓用鹽以井鹽、池鹽為主,海鹽需要用水煮,春秋齊國時雖然靠海鹽富強一時。

但那是因為春秋時整個中國的人口也就那麼一千萬人不到,各國的井鹽加上齊國的海鹽,產量低可以滿足需求。

到了漢朝大一統,人口劇增,海鹽的低產量就沒有意義,所以漢朝就開始大量發掘井鹽、池鹽等。

只是相比於明朝以後,食鹽依舊緊缺,如果能夠大量生產食鹽,將為青州帶來巨大財富。

畢竟食物是生活必需品,鹽同樣也是。

陳暮用宋朝才會出現,明朝才會普及的曬鹽法,在山東沿海邊境大量鑄造鹽田,經過今年一年的努力,收穫了大量粗鹽,成噸的白色有雜質的鹽塊被送入海邊倉庫。

這些鹽塊取出來後,後面的工序其實就跟井鹽和池鹽的工序差不多,都要透過水煮,過濾等方式,去除雜質,變成精鹽。

也許有人說,既然這麼麻煩,為什麼不直接搞井鹽池鹽,豈不是少了一道工序?

但先不說山東本身就不產井鹽池鹽,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單說海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東西。

做海鹽耗費的只有人工成本和糧食成本,漢末天災人禍不斷,無數人流離失所,只要給口飯吃,根本不缺工人。

所以哪怕多一道工序,海鹽依舊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陳暮陪著羅敷去樂安看了海,就讓秦家人送她回了臨淄,接著在荀彧氏儀孫紹簡雍孫乾等人的陪同下,視察了東萊郡的鹽田情況。

在漢孝康帝駕崩之前,陳暮就已經在青州做了實驗鹽田,先檢驗曬鹽法是否真的有效。

畢竟相隔千年,誰也說不好這中間會不會有什麼差距。

不過經過實驗,曬鹽法肯定是有效的。

區別只是在於因為工業水平較低,製取方法沒有後世那麼快。

可能從曬鹽到出粗鹽,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中間如果遇到下雨天氣,還得把鹽水引入鹽田旁邊的蓄水池裡躲雨,等雨過後再用虹吸效應引回鹽池,很麻煩。

所以在初平元年,也就是今年一整年中,整個樂安與東萊二郡靠海,都開始進行食鹽屯田。

現在看來,取得來顯著效果。

這也正常。

往後推兩千年前,我國海鹽的主要來源,就是來自於山東。

往前推八百年,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稱霸的時候,就是靠著海鹽富甲天下。

現在陳暮不過是承上啟下而已,不算創新,頂多算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一點後人的智慧而已,並不算什麼科技進步工業革命之類的玩意兒。

最新小說: 鳴威石 軍警無界 電影世界大抽獎 神探蒲松齡:紅玉 火影之淡定人生 黑水屍棺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鬥仙永恆 遊戲王逝去的古國 星際爭霸蟲族之路 謎案追兇 神探蒲松齡:成仙 買宋 無限之量子永生 一覺醒來,孩子三歲[七零] 女配飛升後全員後悔了 好孕小兔穿七零,絕嗣大佬掐腰寵 薄櫻鬼之花水錄 那黑夜來自星辰 戰死的丈夫回來了(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