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別想。
可孫昭他們都被陳暮殺怕了,青州豪強被宰的還少嗎?
這個時候不交糧食試試?
扣上一個私通董卓的大帽子,登時就是身死族滅。
所以只要不是傻子,也只能咬牙同意。
劉備卻是笑道:“不白拿,按照市價賣給我便是。”
孫昭苦笑一聲:“唯。”
說是市價賣給劉備,但青州這幾年風調雨順,糧食價格很低,已經跌到60多五銖錢一石。
要知道即便大漢朝和平時期,也要200錢左右才能買一石糧食,而像現在這樣的亂世,很多地方已經500錢一石,甚至1000錢一石,由此可見青州富庶。
如果他們運到別的地方賣,至少要賺五倍以上。
現在按青州市價賣,雖不能說血虧,但想要賺錢,那是想都別想。
解決了檄文和軍需的問題,劉備又對華歆說道:“子魚,爾等青州官員,應當立即在各郡國發徵兵令,必須要身強力壯,自願從軍報國者才行,明白了嗎?”
華歆之前也是青州名士,但區別於管寧邴原他們只想治學,華歆是願意出仕為官的,所以不像鄭玄他們是學院派,而是青州本地派官員代表,聽到劉備的話,華歆拱手說道:“那就請州牧下令,讓各地官員在城門張榜招兵。”
“嗯。”
劉備點點頭:“我即刻寫招兵文書,蓋上州牧大印,印刷雕刻之後,散佈全州。”
他雖然進京擔任九卿,按道理來說,州牧的官職已經沒了。
可劉備進京的時候是帶著州牧大印,到時候要上交給國家,再換上九卿大鴻臚印,才能算是正式交接班。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劉備並沒有去報到,州牧大印自然就帶在身上,就依舊有州牧權力。
一切安排妥當。
寫檄文、招賢令的工作,就由以鄭玄為首的學院派來做。
他們名聞天下,是海內知名大儒,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做這份工作更勝一籌。
糧草的事情則交由青州各地豪強一同籌措。
他們手裡有糧食,不找他們找誰?
最後是徵兵,就由各地官員來處理。
之前也說過,漢朝的徵兵制度屬於僱傭制度。
別看劉備當初數萬大軍討伐張純張舉叛亂,可回來之後,就要立即解散了部隊。
不然的話,光付這些士兵的工資與糧食,這幾年就負擔不起。
所以現在青州各郡只剩下每郡幾千郡兵以及劉備自己的一些親衛隊,加起來也才兩三萬人,自然成不了大事,就要重新徵兵。
也許有人說,你當初既然有那麼多兵,重新徵召回來不好嗎?
當然不行。
一來這些士兵現在個個都有田地,很多人並不想再冒著生命危險打仗,強行徵召他們,會引起反感,在戰場上不容易用死命去打仗。
二來重新徵召士兵,有利於解決一部分貧困人口的生存問題,可讓一些沒有工作田地的青壯有上升通道,如此這些士兵為了能夠獲得田地和獎勵,必然拼命打仗,激勵士兵士氣。
總結來說,就是要保證部隊的戰鬥力,不能讓那些有家室、有產業、有牽掛計程車兵上戰場。
反正軍隊骨幹和那一批歷經風雨的老兵還在,比如最早跟隨劉備的幽州士兵,目前就都是基層軍官,幾千經驗豐富的基層軍官帶著新徵召計程車兵,很快就能把部隊戰鬥力提升上來。
這就跟小鬍子在只被允許擁有10萬人部隊的情況下,乾脆訓練出10萬軍官,然後利用這10萬軍官,一夜之間擴充出數百萬人部隊是一個道理。
青州經過陳暮劉備數年治理,早就鐵板一塊,隨著劉備一聲令下,一州的戰爭機器轟隆隆運轉,各地有條不紊地開始執行命令。
雖然年關到來,但整個青州,都處於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