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矇矇亮。
李平安換上喪服,揣著手縮著脖,早早來到皇宮東門外。
東門門釘為陰數,民間俗稱這道門“鬼門”,每每宮中死了大人物,棺槨和送殯迎靈隊伍都是從這裡出去。
前些天孫府尹下達了命令,為表衙門忠心,所有胥吏必須為先帝送行。
哭聲必須大,眼淚必須多!
誰不來,誰就是不忠不孝,事後有的是小鞋穿。
“老孫這廝之前在御史臺,據說剛正廉明,最恨溜鬚拍馬之輩,怎麼換到京衙整個人都變了?”
李平安心底吐槽,果然當大官的人都是演員。
尋了個不起眼的街角,到時候假意哭幾聲,為了避免乾嚎流不出眼淚,特意在袖口藏了蒜瓣。
等了不久不見靈車,縮牆角瞌睡打盹,忽然聽到熟悉聲音。
“平安,來的早啊!”
說話的正是石三,穿著麻布喪服,頭戴孝帽,只差打個長幡。
當然,陛下出殯有龍子龍孫打幡,平民百姓沒有資格,否則石三不介意再顯眼一點兒。
李平安詫異道:“三叔,你這打扮也忒誇張了!”
“這算什麼。”
石三壓低聲音:“這半年牢裡缺了不少空職,孫府尹說了,誰對陛下忠心就提拔誰,咱得用送走親爹的態度送陛下!”
“想進步沒錯……”
李平安話音一轉:“不過,這話可別讓石大爺聽到。”
“進步!”
石三咂了咂嘴,越琢磨越覺得這個詞玄妙,連連點頭道:“平安,我太想進步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後續又來了幾個胥吏。
有獄卒有殮官有書吏,湊一起分享哭喪經驗,生薑蒜瓣都是小道,有幾個胥吏精通無聲流淚、低聲啜泣、嚎啕大哭……
那悲慟的模樣,見到的人真以為死了親爹。
李平安聽的津津有味,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技巧,將來或許能用上。
天色逐漸明亮,東門外匯聚的人越來越多。
前排站著的是各衙門官吏,後排站著數量眾多的平民百姓,前者是有所求表忠心,後者是真忠心。
建武帝不是明君聖主,做過不少錯事、荒唐事,但是恢復大乾正統,在位期間勤於政事,打的北疆蠻族數十年不敢犯邊。
晚年還殺了無數貪官,至今菜市口血都未乾。
老百姓看到打勝仗、護國境、殺貪官,就認為建武帝是好皇帝。
至於殺貪官的原因,殺的是不是貪官,老百姓就不知道、不清楚、不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