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三。
勤政殿。
趙御身穿明黃龍袍,端坐龍椅,神色肅然。
蔡丞相站在玉階上宣讀遺詔。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命於世,四十有三年……
皇子趙御存賢近聖,即遵典制,釋服三十六日,宜登大位……
宗親藩王,不可擅離。內外文武,同心輔政。地方督撫,恪盡職守。四方將士,俱免進香……
詔告天下,鹹使聞之!”
蔡丞相正言厲色,聲音抑揚頓挫,唸完後合上聖旨,退下殿中三叩九拜。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宗親、百官、勳貴緊隨其後,三呼萬歲。
“眾愛卿平身。”
趙御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百官,最後落在蔡丞相身上:“父皇常贊蔡愛卿學識淵博,鳳採鸞章,便由愛卿為朕取個年號如何?”
年號之事昨晚已經商議過,蔡丞相故作沉思,躬身說道。
“陛下,廣大光明謂之正,三綱五常謂之統,取年號正統如何?”
“甚善!”
正統帝撫掌讚歎:“那朕便取年號,正統。”
自此之後世上再無趙御,只有坐在龍椅上的正統帝。
禮部尚書蘇明遠眸光低垂,大乾年號制由太祖定下,伴隨皇帝一生,甚至死後也以某某帝記載。
所以年號具有非凡意義,不可能隨意取名。
“俗話說,缺啥補啥,叫的越響亮,證明心裡越是在意……”
蘇明遠心思飛速急轉,已經猜到新君忌諱,將來做事、奏疏、說話都會刻意避免,也可以藉此攻擊政敵。
勤政殿即位,只是正式登基的第一步。
此時仍是建武四十三年,正統帝名義上講,只是“暫代”皇帝。
下一步是守孝三年,天子以日易月,實則守孝三十六天。
守孝結束後,禮部擇日舉行登基大典,祭拜天地、宗祠,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方才是正式登基為帝。
最後是新君頒佈第一封聖旨,昭告天下。
通常聖旨中會宣佈大赦天下,表新君仁德治國,以安撫民心。
……
十一月初十。
鳴吠日。
利亡者安息,宜破土,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