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若雖然是新手,但完全跟上了鄭秋曼的節奏,訪談中沒有出現卡殼情況,所表述的內容也是觀眾想聽到的,很實在。
估計,兩三個小時就能搞定,這效率槓槓的。
比賽的內容錄了一個多小時,導演這喊了cut,暫時休息。
化妝師上前給兩人補了補妝,外頭雖然是冬天,錄音棚裡可是開著暖氣,加上燈光直射,其實還蠻熱的。
導演上前,給特麼說了說接下來拍攝的重點,二十分鐘後,拍攝繼續。
“有些觀眾可能不知道,其實,東安電視臺有個新節目,叫《走近科學》,一經開播,就獲得了0.78的收視率,眼尖的大概能看到,我們的肖一若也出現在裡頭,其實,這檔節目,之前就是屬於肖老師,同樣是他的創意。”
“也不能這麼說,”肖一若挺高興的。
雖然只看了一期節目,從張導那已經得知,節目收視率很不錯,引發了不少話題,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開始。
虎皮笑的嘴都歪了,六百萬搞了個收視率這麼高的節目,直接起飛。
0.78看著數字不起眼,可對於電視臺來說,可了不得。
如今網路高度發達,現象級的綜藝也只是破二,電視劇要能過1,就算成功。
三線衛視的節目在週四這個時間段,拿下了0.78,完全能開場慶功宴。
東安也沒有小氣,虎皮的錢還沒給完,但給節目組的獎金以及分紅已經在走程式。
除了百分之十的抽成外,另外又額外拿出了五十萬,作為獎勵。
收視率高,後邊的廣告收益很快會跟上來,給出點甜頭,大夥幹活也會更賣力。
肖一若作為樞紐的關鍵人物,拿到的錢會比導演還要多一些,他挺期待的,等錢到位,馬上能還給周瓊,無債一身輕,上岸!
“所有節目都是屬於集體的力量,我只是提出了個構思或者說框架,多數工作還是由張瑞清導演,陳靜編導他們來負責,如果非得說功勞,我大概佔三成吧。”
“很謙虛啊。”
鄭秋曼也沒想到《走近科學》可以獲得如此高的收視,投資才多少,五百萬,這還是用半年的錢。
可前幾天開會,領導直接說了,你們要多少錢,給多少錢,所有裝備換成最新的,沒有別的要求,只要能穩住現在的收視率,就算成功。
這待遇,可是所有節目組夢寐以求的。
張瑞清和陳靜她也認識,一個月前,都還只是隔壁電臺的小導演,小編導,屬於眾多員工裡不起眼的兩位。
可機會來到了,他們掌握住了,麻雀變鳳凰。
現在臺裡最高收視的除了電視劇不提外,《走近科學》是一哥。
她的《今夜有戲》改版不算成功,依然在0.4,0.5左右徘徊。
電視臺收視率為尊,只要你做的好,根本不需要擔心資源,收入更是水漲船高。
肖一若謙虛,說只有他三成功勞。
實際上,創意是最難的,如此多的衛視,如此多專業人才,創新變得越來越難,錢是不缺的,缺的就是好的創意。
除此之外,鄭秋曼也挺期待的。
因為東安正在準備另外一檔和古玩有關的節目,和肖一若又有關,不出意外,兩人將要進行合作。
(感謝緣總1500點打賞,老闆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