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第四代並不多,全國都只有十幾家。
真正普及全國的,眼下人們經常看到的、經常掛在嘴邊提及到的千達廣場,基本上都是屬於第三代產品。
回過頭來說,靠著以售養租,把千達廣場周邊的住宅、寫字樓等出售收攏了大半資金後,謝氏集團才得以繼續擴張這個模式。
然後就是源源不斷的複製,快速的攻城略地,增加他們手中自持的千達廣場的面積,增加重資產。
這些,就是謝氏集團在之前重資產時代的標準化模式,眼下三沙市的這個千達廣場,就是前幾年謝氏集團的產物。
而曹興宇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之前他研究過一陣子千達廣場。
收回思緒,曹興宇的目光聚焦到了紙張上面的內容上。
“5棟千達國際甲級寫字樓,地上48層,地下兩層,每層4000+平米,合計總建築面積達101萬。”
“謝氏集團自持其中2棟,還有3棟則是持有其中近50%的面積,另外50%出頭的面積已經對外出售。”
“總計自持67萬平方。”
“目前該寫字樓市場價1.2萬一平,綜合打包折扣價按1萬一平出售,估價67億。”
“另外考慮到自持的那兩棟樓整體出售有溢價的情況,估價70億。”
“備註:該資產現有銀行10年期經營性貸款25億。”
“扣除貸款,最終估值45億。”
看完對方列出來的第一項資產,曹興宇沉思了起來。
他的第一個感覺是,這個價...
有點虛高!
雖說表格中寫著是比市場價低2千的價格進行的估價,但...
“千達廣場第三代模式,其中的住宅和寫字樓按道理那都是應該在當時就售出去以收攏資金才對...”
“眼下對方竟然還自持了超過60%以上的面積,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了!”
曹興宇沒記錯的話,每一個千達廣城的模式中,謝氏集團旗下自持的物業一般都是千達廣場以及孿生的千達影城、千達親子系列等等,頂多再加上一個千達酒店!
像寫字樓這樣的,一般都是和住宅一樣,以儘快出售去收攏資金為主!
這也是以售養租中的主力軍之一!
而且自持辦公寫字樓,並不是謝氏集團會做的事,這種商業寫字樓的出租,也不是謝氏集團所擅長的領域!
“可這裡卻自持了那麼多...要麼是有什麼戰略目的,要麼就是賣不出去...”
對此,曹興宇更傾向於後者。
畢竟真有什麼戰略目的,那此刻就沒有必要拿出來當談判籌碼了!
“三沙市雖說是省會城市,這幾年的發展也相當的迅速,但是其底蘊相較於沿海那些超一線城市而言,還是差了好幾個檔次,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商業寫字樓方面,就能看出一二,真正的大城市像京市、滬市,那都是一棟棟高聳入雲的大樓,並且是成片成片的,規模浩大。三沙市就根本沒有這樣的規模,寫字樓較為的分散不說,並且無法形成那種絕對意義上的大型商務區。”
關於商業寫字樓,之前曹興宇看到過一份研究報告。
說的是三沙市的甲級寫字樓的總量已經達到了362萬平方米,而且每年還以平均60萬平米在增長。
這還只是甲級寫字樓的總量,如果把乙級丙級的算進去,總量更驚人!
而三沙市真正的需求卻並沒有這麼高。
以甲級寫字樓為例,其空置率就達到了5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