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王集團這次的風格一反常態,對於app的更新沒有任何的前期宣傳預熱,甚至連最常用的線下門店海報宣傳也沒做。
只是在‘實王品牌app’內釋出了一條系統更新通知公告,並推送給了每一位app的註冊使用者。
其實不止這次,之前的‘盲充猜第一’的結果公佈、第三次‘百店齊開打卡’活動以及第三次的‘盲充猜第一’活動等等,實王品牌都是透過app系統資訊進行的通知,沒有再走外部的宣傳渠道。
這麼做的目的,其實是曹興宇的授意。
他已經開始有意的把重大訊息的釋出放在了自家的app上,用這種重大的訊息去吸引使用者們更頻繁的去開啟app,同時讓app上的‘訊息’板塊冒冒泡,要不然這個板塊就真的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了。
而很顯然,只要一直維持住‘訊息’板塊的存在感,對於後續推出的‘社交場景’肯定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至少到時候不會顯得突兀,人們的接受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高。
而不得不說的是,曹興宇的這番做法很符合網際網路的思維。
通俗易通的來說,這其實是一種使用者習慣的養成。
使用者習慣,是網際網路很核心的一個概念,也是無數網際網路產品所熱衷追求的一個東西。
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多數人都時時刻刻的拿著一臺手機,使用者習慣自然就更為的可怕。
對於這些,普通使用者很可能察覺不到,或者說沒有去深究,去細想。
感覺這些跟他們什麼關係,其實並不然,很多時候你很可能已經被控制了思維和被影響了自制力而不自知。
簡單來說,只要讓使用者養成了使用app的習慣,那隻要在他空閒時間或者是無所事事的時候,腦海裡的思緒就會驅動著他去開啟那些經常會去用的app。
哪怕是開啟後什麼事也做不了,習慣也會驅動著他去做這個事。
像qq、,哪怕是沒有新訊息,人們也會習慣性的點開看一眼。
像抖音、快手之類的短影片app,只要無聊的時候,哪怕是不想看,也會隨手點開看一看。
像今日頭條、網易新聞之類的諮詢app,即使是今天的新聞全部都看過了,還會忍不住點開去重新整理一遍。
像起點、qq閱讀之類的app,哪怕是找不到書看了,也會想著再去翻一翻。
像遊戲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把把輸,也阻擋不了玩遊戲的心。
等等之類的例子比比皆是,這都是使用者習慣的價值體現。
而習慣除了驅動行動之外,還有習慣帶來的先入為主概念。
拿外賣平臺來說,當一個人習慣了梅團或者習慣了餓了嗎,那很可能就會經常使用其中的某一個,對另外一個並不怎麼感冒,甚至會潛意識裡面去否定另外一款產品。
除非是兩個平臺之間有很明顯的價格差異,否則的話很難讓那些已經養成習慣的使用者進行改變。
從側面來說,這其實就是使用者黏度的體現以及為什麼已成熟的網際網路產品很難被後來者趕上的根本原因所在。
用專業術語來說,這也是各個app建立起來的壁壘,一般很難被人超越,除非是自己犯大錯,或者是別家平臺燒錢來搶奪使用者。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其實是桃寶和拼夕夕。
拼夕夕完全是用價格便宜殺出了一條血路,在有價格優勢的同時還準確的找到了切入點,用下沉到三四線甚至是五六線城市市場的方式,快速的擴大使用者數量,讓桃寶根本就還沒反應過來,就迅速積累起了一批使用者。
等到拼夕夕初具規模,阿狸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很難再去阻止對方的發展。
因為拼夕夕的表現已經吸引到了無數資本的眼光,特別是和阿狸明裡暗裡鬥過無數次的企鵝,他怎麼可能放過這種直接進軍對方核心領域,直搗黃龍的大好機會?
哪怕只能噁心一下你,企鵝都覺得很賺!
所以,拼夕夕後續的燒錢有了充足的資金來源和企鵝各種引流,阿狸已經很難再輕而易舉的把對方扼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不斷的崛起壯大。
綜上,毫不誇張的說,拼夕夕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一場燒錢成功案例。
當然了,阿狸的霸主地位自然也沒有那麼好動搖,像桃寶之類的使用者習慣已經養成了那麼多年,自然不可能就被這樣輕易的給顛覆和取代,拼夕夕頂多就是讓人們在習慣了桃寶之餘,多了一個砍價的新習慣罷了。
但正因為如此,能在阿狸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面前殺出一條血路,越加顯得拼夕夕的異軍突起難能可貴。
回過頭來,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常說的燒錢打價格戰,是為了市場份額,市場份額其中所對應的一個方面,其實就是培養使用者使用習慣。
而此刻的曹興宇已經開始有意的去培養‘實王品牌app’的使用者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