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朱元璋帶著朱祁鎮一起出來,也算是實現了目的。
他看到了朱元璋嘴角的弧度的時候,他就知道朱元璋對朱祁鎮說的這番話很是滿意。
但陳陽卻覺得在這種時候依然要給朱祁鎮澆一盆涼水。
“還算是學到了一點東西,但是和那些真正的千古帝王相比,你連人家的一個腳趾蓋兒都比不上。”
“不過你的態度可佳,如果繼續努力,未來也算是可以期待的,但是千萬不要驕傲自滿。”
陳陽這話說出來是告誡的話語,但是也算是狂妄的話語了,畢竟他面對著朱祁鎮,他只是一介草民。
但是卻如此囂張的在教導對方,但凡是朱祁鎮的脾氣暴躁或者是朱元璋不在這裡。
很有可能會給陳陽自身帶來危險,但陳陽卻不在乎。
朱祁鎮躬身對著陳陽行了一禮。
他並沒有因為陳陽的話感覺惱怒,也並沒有覺得陳陽羞辱了他,讓他暴跳如雷。
反而他把這話當成了鞭策了,所以他才有瞭如此的動作,等到直起腰之後,他開口說道。
“陳先生,我受教了,以後我一定會虛心的學習,我也會和皇太祖多多的請教。”
“以往我被別人矇蔽了眼睛,又有一時糊塗的時候,以後我一定多加的注意,我不敢保證每次都清醒,但我敢保證,絕不會輕易的犯錯誤。”
陳陽聽到這話只是淡然的點點頭,並沒有再多說什麼。
因為他知道朱元璋自然就會給朱祁鎮套上一副小夾板,給朱祁鎮配上兩個直言不諱正直的官員在身邊。
朱祁鎮自然也就不會犯太多的錯誤了。
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只是放在朱祁鎮的身上,到底有沒有用,到時還需要多加驗證。
朱元璋帶著陳陽又到了下一個城池,他知道這是最後的一個關鍵的地方了,如果拿下了這個地方,剩下的地方必然可以橫掃。
他這一次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讓朱祁鎮和于謙親自的到前面去指揮。
當然為了避免這兩個人出現偏差,他還提前的給二人制定了戰略,他又在囑託著這兩個人。
“記住了,戰略只不過是讓你們有了一個方向,但是具體如何去做,還要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靈活應變。”
“咱就在這裡等待著你們兩個的好訊息,這也是對你們一次絕佳的驗證的機會。”
“咱在後方等待著你們,也會安撫民心,而你們在前面拿下城池之後也要做同樣的事情。”
朱元璋認為現在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了,所以該到了安撫民心的時間段了,而陳陽也沒打算跟著這二人。
他認為這二人如果把現在的戰局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那他絕對不會猶豫。
他一定會建議朱元璋,馬上就把朱祁鎮給放棄了,至於于謙,這一輩子也不會再成為一支軍隊的主帥。
二人領命下去之後,陳陽和朱元璋又聊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