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自廣寧出發,也就是後世的錦州北鎮。
從那裡打的是朵顏衛和喀喇沁,從地名上算的話應該是後世的建平,也就是說將後世的朝陽等地打了下來。
向北就是阜新,基本就等於拿下了後世的遼西地區。
李成梁自瀋陽出發向西打,直接打下了遼河套,從後世來說應該就是黑山、康平、新民和法庫等地。
這一仗打完,基本就等於拿到了後世遼寧省的地盤。
從戰略態勢上來講,對大明非常有利,可以攻打赤峰,甚至可以和戚繼光兩邊一起夾擊赤峰,大大壓縮了蒙古各部的生存空間。
如果東蒙古人不投降的話,他們的生存就會成為問題。因為接下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差、天會越來越冷,草原上已經不再適合他們生存了。
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去東北,要麼去青海。
實際上,這個時期東蒙古的選擇只有東北。
如果讓東蒙古人去青海的話,他們要橫穿整個內蒙古才能到青海去,那相當於走一場長征。對於現在的東蒙古人來說,他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何況西邊的蒙古各部也不會讓東蒙古人過去。後來林丹汗成為了蒙古大汗之後,就是這麼幹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東蒙古人才背叛了他。
當時東邊這些部落跟女真人一起爭奪東北,雙方打得那叫一個激烈。東蒙古人反抗得也很激烈,他們也不想投降,於是戰敗的東蒙古人選擇去投靠林丹汗。
結果林丹汗這個傢伙可好,把投降來的東蒙古人全吞併掉了。這使得東蒙古人都不再相信他,全都轉而去投靠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對東蒙古人反而很好,願意把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願意讓兒子娶他們的女兒。雙方聯姻,反而促成了結盟。
現在東蒙古的人如果想要往西去的話,他們面臨的局面恐怕比那個時候還要糟糕。
或許就是被吞併的命運,根本不可能往西去。
這樣一來,這件事就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他們打不過大明,大明佔領了他們生存需要的土地和地盤,那他們會選擇怎麼辦呢?
從他們這麼多年的操作來看,應該就是投降。
想到這裡,朱翊鈞輕輕地鬆了一口氣。
他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隨後就覺得有些事可以開始搞了。
至於該怎麼搞,其實朱翊鈞心裡面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不過還要和張居正商量一下。
朱翊鈞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抄作業。
遲疑了片刻,朱翊鈞站直了身子,拿著戚繼光的密奏在手裡面敲打了幾下。
看著從外面走回來的陳矩,朱翊鈞說道:“去把張先生請來。”
“是,陛下。”陳矩答應了一聲,轉身就向外跑了出去。
張居正這段時間在京城裡的日子過得非常好,因為輿論已經開始反轉了,並不像以前那樣對他不利。
在宣佈張居正還政、皇帝親政的時候,大家對張居正吹捧了一番,什麼“天下第一先生”“仁義無雙張閣老”等等,都已經到了捧殺的程度,這就使得他的風評有了好轉。
當然了,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又不那麼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