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不得不說,這書裡的很多內容寫得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合上書,朱翊鈞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古人真會!”
這個時候,陳矩雙手捧著什麼狂奔而來,來到朱翊鈞的面前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大聲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遼東大捷!”
說著,陳矩雙手捧著捷報遞到了朱翊鈞的面前。
聞言,朱翊鈞也興奮了起來,伸手將捷報拿了過來,快速翻看了一遍,臉上也露出了高興之色。
沒想到打這一仗居然會這麼順利,而且會這麼快。
戚繼光加上自己的新軍,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
朱翊鈞大聲說道:“好啊,這一仗打得好!打得太漂亮了!這一仗打下來,遼東就要太平一些年了!”
說完,朱翊鈞又拿起了戚繼光遞上來的另一份奏疏。
捷報和這份奏疏並不是在一起的。
捷報其實很簡單,主要就講了一場戰爭的經過,同時在裡面詳細寫了這一場仗是怎麼打贏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後面的這份奏疏就是表功的了,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們殺了多少敵人、哪一個大頭領被我們殺死了,同時都有誰立下了什麼樣的功勞、誰是首功,這上面全都寫得很清楚,朝廷要根據這份奏疏來進行表功。
朱翊鈞看都沒看,直接遞給陳矩說道:“送去兵部吧,讓兵部那邊敘功。”
在這上面,朱翊鈞不會說什麼。即便戚繼光在這裡面給了一些水分,自己也都不會說什麼。
在這個時代,這些事很正常。有些事有爭議之言、不一致,這場仗打成這樣,誰知道最終的戰果如何?
有的人可能直接就被打碎了,你也沒辦法去統計他的屍體在哪裡,但是這樣的戰功你不能不給,否則就會讓士兵覺得憋屈。
明明我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結果敘功的時候卻沒給,這會讓士兵失去進取之心,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些人為國而戰,自己付出的無非就是一些賞賜而已。
在這方面,朱翊鈞相信兵部和戚繼光都能拿捏得很好,不需要自己操太多的心。
自己重點要看的是戚繼光專門寫的密奏
陳矩把奏疏接了過去,恭恭敬敬的說道:“是,陛下。”
等到陳矩走了以後,朱翊鈞把戚繼光的密奏拿了起來,快速看了一遍之後便陷入了沉思。
沉吟了片刻,朱翊鈞站起身子,直接來到了一面牆前。
在這面牆上,掛了一幅地圖,正是大明遼東的地圖。
朱翊鈞在這份地圖上很快就找到了後世所對應的記錄。
在他的手裡還有一份小地圖,這是後世的地圖,是從系統那裡兌換來的。
原本朱翊鈞還想自己畫來著,畢竟當年讀文科的時候,畫地圖是拿手的本事。上高中的時候,那可真的是學識巔峰了。
現在想要畫地圖的話就有些困難了,因為根本沒那個能耐。
兩部地圖相對比,朱翊鈞就能看出一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