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惦念 第二日是秋蘭母親壽日,……
第二日是秋蘭母親壽日,做完豆腐,她就帶著孩子出門,英娘自己守著店鋪。
每日都是早上來買豆腐的人最多,大家都想吃個新鮮。帶這波人潮過了,有人過來,殷勤地從視窗送上一個盒子,看起來沉甸甸的。
她覺得奇怪,又不認識,不肯接,問:“這是誰送來的?”
那人笑說:“我們幫主知道張四六冒犯了您,讓我來表示歉意,再就是祝賀陳捕頭的店鋪開張,一點小意思,還請您笑納。”
英娘明白他們是沖著陳玠的面子,但她不願意和這群人牽扯過多,說道:“歉意我收到了,東西不必給我,既然是賀陳捕頭,那就給他送去吧。”
“我們幫主特意囑咐,要把賀禮送到您手裡,再說陳捕頭與你是一家,嗯,就是東家與掌櫃的關系,你收下和他收下是一樣的。”
“我不要。這是你們和他的事,我不摻和。”英娘絲毫不客氣,說完坐下,不再搭理他。
那人勸了幾句,英娘也不應,他沒辦法,只好離開。
晚上陳玠來用餐,英娘講了這件事,然後說道:“我只是個掌櫃,又不知道東家您是什麼意思,他們要討好你,就該送到你面前去。”
陳玠已經知曉此事,他明白,那幫人以為英娘是自己相好,本就是要送她禮物,想要討好她,畢竟她高興更是討好他。只是他與英娘之間的關系還未明朗,這樣反而會引起她的反感。於是點頭道:“我和他們說,以後不讓他們打擾你。”
又道:“英娘姐,你別老是東家東家的叫,我可受不住。”
英娘笑道:“怪了,實話實說有什麼受不住的。我們就是這樣的關系。”
站起身來,說道:“我吃好了,你慢慢吃。雲珠病了,進貨的花得有人賣,晚上我去幫她賣花,你吃完記得把門鎖上。”
陳玠匆匆吃幾口放下,說道:“我和你一起去,今日正好是我巡夜。”
英娘到雲珠家取了馬頭竹籃,裝滿連翹,白碧桃,唐棣,黃刺玫。陳玠欲接過來,英娘不肯,說道:
“一個籃子罷了,我可以。讓別人看見,堂堂捕頭替一個賣花女提籃子,旁人如何說我?”
“英娘姐,還怕別人目光?”
“人言可畏,孰能不懼?”
陳玠只得作罷,他隱隱覺得英娘待他有些疏遠,可自從杏花樹下交談後,她跟他就隨意了許多。
或許只是我自己的錯覺,他想。
到了夜市,英娘就與他告別,他唯恐英娘知道他別有用心,也不好堅持跟著,就調轉身子走另外的方向。
一邊走,一邊思忖著如何設計個巧遇,卻巧遇了另外一群人。
“頭兒?你怎麼在這?”為首的葉捕頭驚訝地說,“你今晚不是休息嗎?”
“唔,我放心不下,四處看看。”陳玠答道。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葉捕頭納悶,“只是尋常日子,又不是什麼節日。”
“少廢話。”
幾人沿街巡行,街上雖不及花朝節熱鬧,倒也絡繹不絕。一路走過曹家醫藥鋪、慈溪酒肆、千酥閣等店面,還有一些走街串巷的挑貨郎,陳玠看到一男子挑著一籃牡丹,一籃芍藥,其中一株粉色芍藥大且飽滿,花瓣層層疊疊,高貴明豔,不由得想起英娘。
“這花與英娘倒是相稱。”他心道,於是上前買下。
葉捕頭覺得,他的頭兒今晚言行說不出的古怪,現在看著那芍藥嘴邊還顯出溫柔的笑,一副少女懷春的模樣。
啊!福至心靈,這是要送給宋娘子的!
他心中暗笑,明明就是,上次還死活不承認。為了保全頭兒的面子,在陳玠走過來時,他繃住臉,點頭道:“不愧是頭兒,真有雅興!”
幾人行至一個茶舍,只聽裡面說書人正講道:“話說,這慈溪縣內,西市集有一家新開的豆腐店,名叫‘豆香緣’。”
陳玠不禁停住腳步,凝神細聽,葉捕頭道:“咦?他說的不是宋娘子開的鋪子嗎?”
陳玠抬手止住他,裡面的說書人繼續講到:“店主人乃是一位眉清目秀、秀外慧中的小娘子,別看她年紀尚小,做出的豆腐,嘿,那真是一絕!似玉之白,嫩滑如脂,觸之則散,入口即化,豆香濃鬱,回味甘美。此等人間至味,願與諸君共享!”
臨窗的兩人聽後,一人說道:“真有這麼好吃嗎?”
“內人買過一次,確實細膩,後來又去買了豆醬,回來燒豬頭,燉到皮脫肉化,鹹滋滋地就著酒,鮮,真是鮮……”說著咽口水,真是說者心饞,聽者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