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發酵 “你該走了,葉捕頭還在等……
“你該走了,葉捕頭還在等你。”英娘背對著他,說道。
陳玠無法,他嘆氣說道:“等我回來,我要找你說清楚。”
“快走吧。”英娘不肯回頭。
聽著身後響起腳步聲,她才回過頭,凝視著陳玠遠去的背影許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柔情與不忍。
英娘繞著西市跑完兩圈,回到家裡,先是進屋擦洗身體,出來時,蔣平正蹲在院中陰涼處,挨個看竹匾,聽見腳步聲,回頭喚道:“掌櫃的,你來看。”
他掀開竹匾上的紗布,英娘看到發酵的豆餅上有大塊的黑黴,並不驚訝,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黃豆變成黴豆子的過程,有時就是會不成功,所以之前我豆醬做的不多,就是怕這些不定的因素糟蹋豆子,既然如此,這些都扔了吧。”
蔣平欲言又止,但還是忍不住說道:“掌櫃的,我剛來那幾天就想說了,你別嫌我囉嗦。”
“蔣大哥曾在醬料店當學徒,說一些方法我都當是教我,怎麼會嫌你囉嗦?”英娘懇切地說。
“教倒談不上,就是說說我的經驗吧。”蔣平道,“掌櫃的可知,這豆子為何發黴?”
“可是水分太多的緣故?是豆子在煮熟後沒有完全晾幹?”
“是水分的問題,但我們確實是晾幹後再發酵的,不是發酵前的問題,是發酵中的問題。”
“怎麼說?”
“我們這個竹匾日常放在哪裡?院中。而如今的天氣,豆子不易發酵,勢必要延長時間,長期捂著,醬胚升溫,水分凝結在紗布中,無法蒸發,所以長出來的就是黑色長毛黴。”
他又嘆道:“可惜了這麼好的豆子。”
英娘見他分析頭頭是道,嚴肅道:“還請蔣大哥教我如何做黴豆子,能降低損失,我定當遵循。”
“掌櫃的,可考慮放曲發酵?相較於自然發酵,更加純粹,雜質少,溫度適宜的話,速度也快。”
英娘忙問:“放什麼曲較好?”
蔣平說道:“按古書《齊民要術》上記載,是用麥曲,但也可以用米曲。”
“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購置麥曲,按照你說的法子,嘗試一次。”英娘說做就做,起身就要走。
“我隨你一起。”蔣平也站起來。
英娘依據蔣平所說,買了兩種曲回來,一種是整理小麥做的曲,一種是麥粉做的曲。回來後,按之前步驟,蒸豆、炒麵、晾涼、裹面。
只是這次裹面時,蔣平按照自己的法子,先倒入一半,再倒入一半,他解釋道:“這樣裹得緊,麵粉不易散。”
然後便是放曲,等攪拌均勻,鋪在竹匾上,鬆鬆地蓋上紗布。因蔣平說室外的氣溫不宜發酵,英娘在自己屋裡加上架子,將竹匾放上。
晚上英娘已經躺下,藉著月光瞥到竹匾,按耐不住好奇,於是又起身點燃蠟燭,輕輕揭開一角,露出一個縫隙,閉上一隻眼往裡探,豆子表面竟然已經長上白膜。
她忙放下紗布蓋好,轉身走幾步,又不放心,回過身來,摸竹匾下面,熱乎乎的,想起早上蔣平說,溫度過高,潮氣就多,多就容易長黑毛,不放心起來,將蠟燭放在一邊,翻找到扇子,蹲下對這竹匾下方,為豆子扇風。
一邊扇,一邊在心裡默唸道:豆子大仙,請你發揮你的神通,保佑豆子們能成功發酵,極速進入美食仙境。
發了一會兒功,自覺應該有效果,才上床休息。半夜睡不踏實,起身檢視,如此反複,直至外面響起石磨聲,知道蔣平已經上工,她打著哈欠,爬起來穿衣服。
秋蘭早就起來,和蔣平配合著,見英娘有精無彩的樣子,笑道:“咦,我們最有活力的小老虎,今日怎麼打蔫了?”
“別提了。”英娘就把自己惦記著豆子,睡不著,反複起來幾趟的事簡單講出,一席話說完,秋蘭和蔣平都笑了。
“掌櫃的,不必這樣的。”蔣平笑著說。
“啊,你是說,我扇風降溫,難道都是無用功嗎?”英娘失望地說。
“嗯……也不完全是,有點用處。”蔣平不忍,安慰她說。
英娘何嘗聽不出來這話的意思,她嘆口氣。
秋蘭勸道:“你去睡吧,這裡我和蔣大哥兩個人就行,豆腐我能做,等你睡足,白日裡做腐皮,不耽誤。”
蔣平也勸她,英娘也確實太困,就回去補足睡眠,睡了大概兩個時辰,心裡惦記著,也睡得不踏實。
作掌櫃的不能大亮天還睡懶覺,她起床洗漱後,推門而出,一眼就看到院中桌子上有一籃鮮花,有桃花、芍藥花、丁香、白碧桃,像是把春的盛宴,擷取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