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何必要告訴他此事的因果。
皇帝坐在龍椅上, 看著自己最看重的孩子,和自己最喜歡的孩子,並肩站在下面。
他的小兒子很好, 可他從來沒有給過他可以爭皇位的機會。他發現小兒子走出了宮門,便幹脆直接地同意他的離去。
這些年來, 原景時在江湖輾轉,尋找他的母親, 又在各地結交,可他在上京的權利網, 卻被皇帝一點一點削弱。
他和印珈藍接觸得太早了。
僅憑這一點, 皇帝便絕不能讓他為帝。
原景時與皇帝隔著不近不遠的距離對望。他們是這樣有默契的一對父子, 只需要這樣淡淡的一眼,便讀懂了對方的心思。
皇帝始終神色自如,因為他已經在指掌之間將幾個兒子緊緊拿捏了許多年。正如這個混亂的夜晚之中,他一直穩如泰山。
龐大的國朝像守序運轉的機器,足以在黎明到來之前, 絞殺所有不安或危險的因素,以永保盛大康平。
無論是何人到此, 都掀不起半分風浪。
皇帝滿意地看著太子捧著詔書玉璽起身,這才道:“都退下罷。”
僅餘的龍隱衛留在殿中沒有動作, 依舊守護在皇帝身側, 而原承思帶來的長信衛則慢慢退了下去。
在外絞殺完所有叛賊的禁軍入內, 將殿中的屍首拖了出去。宏偉的大殿到了此刻,終於空了下來, 只有滿地未幹的血跡, 昭示著一晚的混亂。
原承思沒有動作,皇帝也沒有命他退下, 興許是有別的話要說。
但原景時看著自己的父親,同樣也沒有轉身離開。
如果他方才足夠理智,便不該踏進這座大殿;如果他現在足夠理智,便該立即向太子稱臣,以示無二忠心。
但他不想那樣做了。
踩中圈套又如何?他一貫從心所欲,此刻也不想壓抑。如果這一刻退了出去,也許一生也無法將今夜釋然。
他看著皇帝,忽而拔劍而來。那一柄冰冷的惠山劍,歷經三百年流離,至今尖銳鋒利。
皇帝或許是沒有反應過來,或許是壓根沒想要躲開,他看著自己的幼子拔劍向自己刺來,他 甚至想——
孩子,來,殺了我罷。
如此,他的太子,就有足夠的理由,處決這殿上最後一個有野心的人。
他是他最疼愛的幼子,卻是下一位帝王僅剩的對手。他受教於印珈藍那樣心機深重的女子,有足夠的手段,也有足夠的野心。只要給他機會,給他時間,他有那個能同太子一爭高下的本事。
樂無憂站在原景時一旁,見他動作,立刻揚起兵器先一步阻擋在明漸面前,為原景時掃除麻煩。她所帶來的那幾個部下,也立刻上前去阻擋龍權眾人。
明漸畢竟是宮中一等一的高手,身手本就比樂無憂要好。他無意和樂無憂糾纏,不惜受了一劍,也要立刻擺脫樂無憂的攻勢,擋住原景時。
而在這瞬時之間,原景時已經來到了皇帝面前。他眼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漠然的情緒,只看著皇帝的面孔。
明漸思忖著這位九殿下的身手,從前他回宮和將士們操練的時候,雖表現出了不錯的水準,但終究是不敵他的。
可這一刻,原景時卻突然不再掩飾自己的本領。原本以為是不夠看的身手,此刻足以迅速而強橫地殺穿龍權司,無視明漸最後的阻擋,一劍刺穿他的胸膛。
長劍抽出的瞬間,明漸的身體已然脫力,重重地倒了下去,頓時氣絕。
新帝尚未登基,龍權誓死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