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點都不喜歡,她熱情洋溢,誰都可以接觸的樣子。他恨不得撕碎她,讓她永永遠遠都呆在他身邊,哪也不準去。他的內心何其煎熬,自私佔有與純粹的愛意開回撕扯,已經快到臨界點。他完全無法剋制住自己的慾望,想把那些看見阿嫿的眼睛,都挖出來。
只想看著阿嫿只對自己笑……
紅薯按照吩咐離開了位置,偷偷摸摸走上了二樓天台。
而樓下的美術比賽也拉開序幕。
大致到了最後一波的時候,鍾嫿言的畫作作品與另外一副畫作難分上下。
“兩幅畫都是天才之作,就論技巧都是鬼斧神工。線條太過於流暢了,完全處於極度放鬆自信下畫出來的作品。這功力沒有十年下不來。”
“但是,我對於這副作品是能夠感知到比較明確的寓意,這另外一副,看起來雖然無可挑剔,但有些不敢確定其寓意。”
“這副作品畫家,我印象深刻。一位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在前兩場比賽中輕鬆晉級。在去年的比賽也奪得了第三名。另外一位是今年殺出來的黑馬,剛剛讀大學,在前兩輪裡,都是透過這種晦澀難懂的畫法,但因為技巧無可挑剔,寓意深刻殺出重圍。”
鍾嫿言很快被評委叫了上前,幾個人就開始展開竊竊私語的談論。
“李妍言同學,能否告訴我,為什麼你要使用這種網格狀的形式來展現這副畫?”
“早在很多年前,克洛思就用這種網格狀,來表達人的高度構建的複合體。於是,在此基礎上,我更加嚴謹地加入了流動力學原理,使得更加流暢自然。這仿若就是自然眼裡的人類的模樣。
色彩斑斕的面孔,仿若被蒙上霧氣的紙頁,在朦朦朧朧間,壓抑而洶湧地看見了自然的本質。在相機聚焦那刻也會將物體由點散發開來,從模糊到清晰。我擷取了最中間的部位。這是超自然的,也是自然之眼。”
她的條理很清晰,表達也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這副畫正是因為細膩敏銳對於萬事萬物的感覺,而誕生的。
畫作名《自然之眼》。
是陽光落到白紙上,不同形態的展現。
評委經歷仔細地觀看,以及討論後,給了鍾嫿言九十九分。
給了另外一位中國教授九十八分。
這一分的差距在於虛無縹緲的靈性。
而她沒有得以滿分,是因為前兩幅畫作,和這一副畫作,風格參差不齊,難以做為一種風格的判別。但,這些並不著急,畫者可以考慮出一系列風格的畫作固定畫風。
現場看見九十九高分後,無疑是讓後面的選手難以喘息,分數太高,就容易壓人心態。
也就是隻有滿分才能奪得頭籌。
現場的媒體更是對著這位容貌驚人的女人一頓拍,估計,明天這位天才少女就能榮登頭條。只有傅宴延一改往常的嚴肅,從助理手上拿過珠子,細細盤弄著,頗有幾絲欲來風雨的沉寂感。
他眼底沉重,如果可以選擇,他並不想在今天做出這樣瘋狂的行為。這可是阿嫿最氣宇軒昂,驕傲輝煌的時刻,而一切即將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