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房屋的居住者非常需要數字編號認清家門。
整齊的房屋不足為奇,蘇聯就是喜歡這種整齊劃一的感覺。最令楊明志驚喜的,莫過於那些暖氣管道。
他可以斷定那些裹著帆布的金屬管就是暖氣管道,瞧瞧連線處滋滋噴出的蒸汽,它們證明了一切。
“嘿嘿?!難道整個院區真的實現了集體供暖。我還以為他們誇大其詞了呢?”
“局長同志!您完全放心吧,實不相瞞,屬於咱們設計局的工作區,室內溫度可是恆定在十五攝氏度呢!”
“呵!這麼暖和?!看來李森科同志真是用了心的。”
“當然。”波波夫輕輕搖了搖頭,“其實院長同志的享受的是更高的待遇,他的辦公室合適恆定二十度呢!”
“是嘛?難道溫度是根據職務高低而定的?真是奇怪。”
楊明志在莫斯科的時候,沒有去過科學院的老院區,現在到了新院區,他仔細審視一番周遭,漸漸的,一種熟悉感油然而生。
真是太像了,太像未來的中國了。很多中國的老機關單位,乃至國營企業的家屬院、工作廠房,都是這種氛圍。
不!這一方面,是中國學習了蘇聯。
“等到人民的中國登上歷史舞臺,大批的科學工作者,也會在這樣的木屋,或是中國特色的磚瓦房裡,開始新中國的國防建設。一定會是這樣。現在,我卻是在蘇聯。”
楊明志看到了道路兩邊整齊排列的路燈,看到了耐寒的行道松,又看到了整齊劃一的龍柏。
他拉開一半車床,迎面吹來的風也有別樣的氣味。
整個城市陷入工廠的轟鳴,坐落城市西北角的科學院院區,卻是頗為安靜。
院區彷彿是衛星城,轎車拐了多少個彎楊明志已經記不得了。一路之上他見到了許多身著大簷帽的人,那些人都很年輕,或許都是些年輕的科學工作者?也許只是行政人員。
科學院不是有著大量的院士嗎?他們是不是也住在院區?
楊明志根據自己的理解,他覺得新西伯利亞城區,才是遷移而來的院士們的棲身之所,院區不過是工作地點罷了。
這裡的道路是頗為寬敞的,兩側還有一些古典造型的轎車存在。在一些木屋旁,還安靜擺放著腳踏車。
“波波夫,我們快到了嗎?為什麼我覺得院長同志不在這裡呢?我們還要繞路?”
“局長同志,我們快要到了。還請您見諒,這個院區是很大的,我們進入院區的線路本身不理想,很快您就將見到大量的磚石建築,那裡就是李森科同志的辦公室。”
“是嘛?寶貝總是藏在最厚實的保險箱裡,李森科這位院長還挺會藏得。”
波波夫笑了笑:“您真會說笑話。我們來的時機還不錯,等到下午五點,很多人到時間下班,您現在所見的空曠道路會變得熱鬧起來。”
“是嗎?有多熱鬧?難道還會堵車?”
“堵車是不會的,只是有一些擁擠。一些工作人員步行回宿舍,還有一些進入城裡。”
“那麼李森科同志下班後回去哪裡?去城市中心?”
“當然!他可是院長,他一直住在市蘇維埃招待所裡,每天的工作車接車送。當然今天肯定有所不同,結束了今晚的晚宴,他才會乘車離開。”
“哈哈,看來我要干擾他的工作了?”
“不!您是蘇聯英雄,是領袖同志特別關注的人,武器設計局的同志們都是您的部下,我也因此沾光呢!李森科同志很歡迎您的到來,就是不知道這次晚宴會有怎樣的餐飲。”
“無所謂,只要有足夠的麵包,再來一些紅菜湯就好了。”
楊明志本來對晚宴還有些興趣的,在得知科學院還有自己的有合作潛力的同行,內心裡頓時有些長草。再說了,有哪個民族的烹飪技能可以趕上中國的?!
李森科一定準備不了什麼豐盛晚餐,最多是搞些奢侈的黑魚子醬,弄點奶油蛋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