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蘇德還偷偷讓韓騰帶過一些違禁品,比如鹽鐵,韓騰雖然為難,卻也偷渡了一些給他,只是分量比較少罷了。
但蘇德已經很滿意了,把韓騰視為了朋友。
這麼多年交往下來,他乃至整個部落都對韓騰有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允許韓騰商隊進入他們領地,而不是雙方劃定一個範圍,只允許在某個地點交易。
因此蘇葉跟著韓騰大搖大擺進入蘇德部。
當然了,軍營和戰馬所在地,他們不允許過去,只能在生活區活動。
這已經很可以了,算是自由度很高。
商隊的人只為了賺錢而來,自然不會去觸碰別人的雷區,因此即便沒被看管,也都在一定範圍內活動。
他們選定好了地點,先把蒙古包支起來,然後鋪好麻布在地上,把自己的商品擺出來。
一個接一個簡陋的攤子就這樣出現,不過相比這簡易隨便的市場,上面的商品一點不簡單,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且重複的很少。
可見韓騰在選商隊的時候,也是精心挑選過的,把做相同生意的人剔除了,免得出現競爭,不好抬高價格,即便有一兩樣差不多的,樣子也有區別。
這樣一來,韃靼人就得接受他們的開價,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除非不買。
這邊攤子剛弄好,就來了不少韃靼人,有男有女,有老人小孩,大多數是來看熱鬧的,也有人急需某樣物件,帶著家裡的毛皮牛羊過來換。
沒錯,草原上依然盛行以物易物的風俗,尤其是底層百姓,他們拿不到金銀,最值錢的就是自家養的牛羊和馬了。
但馬不能賣,就只有牛羊,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東西,比如羊毛,骨刀之類的。
蘇葉看到其中一位老者,用自家的羊換了三十斤鹽,然後用鹽分別和同族人換了食物,羊皮和一頭小羊。
鹽雖然在大楚,已經是低到廉價的程度,但因為鹽出關的稅很高,因此在草原上價格依舊很高,且作為草原上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通常都用來交換牛羊。
大家熱火朝天進行著交易,蘇葉沒有參與,拿出紙筆,並叫來懂韃靼語的翻譯。
讓他代為傳達詢問,眾人都缺什麼商品,需要什麼商品,做足了一個初出茅廬,調查市場的富家少爺模樣。
至於她會韃靼語這種事,當然不會表現出來,不然一個明顯是漢人的公子哥,竟然學會了韃靼語,肯定第一時間懷疑她包藏禍心。
因而必要的遮掩是需要的,且她問的內容都很安全,大致就是什麼商品好賣罷了。
透過這樣簡單至極的對話,蘇葉蒐集到不少有用的資訊。
比如她詢問,“大楚有一種能美白的胭脂,你們這裡的姑娘會需要嗎?”
然後引來一陣嘲笑,“除了住在東邊那群貴人,其餘姑娘哪用得上美白喲。”
“就是就是,我們草原上的姑娘,當然以健美為主,黑黑的還能保護面板,白了連蒙古包都出不去,會生病的。”
此時的人早已認識到面板病與日照之間的因果作用,黑一點是為了保護面板不被太陽曬傷。
但這不是重點,蘇葉聽到了女性,貴人,住在東邊等字眼。
又透過其他話語,她基本確定了蘇德部有權有勢有地位的女人們分佈。
這麼說吧,把蘇德所在的王帳作為中心,向西不遠處是正妻索佈德居住的蒙古包,兩人之間相隔不遠,算是整個蘇德部的最核心區域。
離索佈德住處不遠,散落著六個大小相似的蒙古包,其主人都是索佈德生的孩子,四男二女。
長女已經出嫁,兩個大兒子也已成婚,各自的妻子和其餘女人子女也在那一片。
也就是說,那一片幾十個蒙古包,都是索佈德這一系的。
而向東則是蘇德的女人和女兒們,兒子在另一處,有權有勢的男人,就沒有不好色的。
蘇德也不例外,除了索佈德這個正妻外,他有名分的女人還有六個,沒有名分的更是數不勝數。
這六個女人當中,其中有兩個是帶著孃家的支援嫁過來的,也就是說,她們各自的孃家,也是她們的勢力,在蘇德部發展的不錯,雖然比不上索佈德,卻也在蘇德部有話語權。
最後還有一個女人烏日達,是蘇德所有女人中最老的,比蘇德自己還要大上十二歲,今年已經四十七歲了。
烏日達是個寡婦,長得也不好看,粗壯有力,是草原上極其典型的女人形象。
蘇德和她之間,是合作關系。
烏日達有能力,在丈夫死之前,掌握了其一半權利,可偏偏丈夫死的早,當時她的兒子只有三歲。
可丈夫的長子已經成年,部落分為兩派,一部分支援長子繼承,一部分自然是支援烏日達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