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他送到鎮子外,再往這孩子身上掛了一包幹糧,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吧,下次要怎麼做,記住了嗎?”
猴孩點點頭,他已經懂了。
這些鹽帶回去,拿去和山裡的住民換東西,然後拿到鎮子上來賣,物價他也記得一清二楚。
“那就回去吧,你弟弟妹妹還等著,別讓他們等太久了,”幾天或許還有食物,再過幾天就該餓肚子了。
“還錢,”猴孩子定定看著他。
春景欣慰笑笑,“不用了,這是給你的報酬。”
他家公子心軟,知道這孩子要養好幾個更小的孩子,不僅讓他教導對方怎麼做買賣,還提供了第一筆資金。
猴孩舔了舔嘴唇,“要還的。”父親教過他,別人給他東西,他要還禮,這樣才能相處下去。
他為他們帶路,說好了是那十幾斤鹽,而不是這一大包,太多了。
“那就等你成為大商人,來京城找我吧,”春景覺得好笑,但也被這孩子的純善感動。
他估摸著等這孩子真的成為大商人了,也是十幾,乃至幾十年後,到時他肯定陪著主子常住京城。
他報了一個地址,是自己在京城的落腳點之一。
猴孩認真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然後轉身,扛著鹽袋嗖的一下跑遠了。
他行動之敏捷,好似那些鹽一點重量都沒有。
有這身手,在山林間做生意,也不怕危險了,或許他能開出與眾不同的商道?然而春景不知道,此時還一臉懵懂的猴孩,之後會成為蘇葉手下最得力的文官之一。
專門負責勸說隱居在山林中的人下山,有些山民頑固不好教化,或許是因為習俗,或許是因為信仰的緣故,不管山上日子怎麼不好過,都不肯下山。
可他們碰到了猴孩,輕而易舉就把一個又一個離群索居的山民勸下了山,為蘇葉補充人口,發揮了巨大作用!
看著他的背影消失,春景才緩緩轉身,去尋找蘇葉。
蘇葉和春來去了鎮上最大的酒樓,先點了一桌好菜,慢慢吃起來,一邊觀察下面攤子上的商品。
玻璃還沒有,但肥皂能看到,右邊有個小姑娘,攤子前就擺著方方正正的肥皂塊,是專門用來洗衣服的,最便宜的那種。
偶有人路過,扔下幾個銅板,就可以帶走一塊,小姑娘數錢數的眉開眼笑。
她長得比較黑,五官普通,可笑起來燦爛極了,身上的衣服也幹幹淨淨,不算新,卻也不破舊,臉上有肉,一看就是家裡殷實的人家。
可真正殷實的那種,像地主家的小姐,是不可能出來賣東西的。
只有一個可能,她家是普通平民,但還有點積蓄,估計家裡有遠見,抓住了商機,加盟了肥皂來賣,日子就越過越好了。
果然,沒多久,一個挎著籃子的婦女從其中一個巷子口出來,籃子裡還有幾塊賣剩下的肥皂。
她從小姑娘的攤子上,又撿了幾塊,把籃子裝滿,然後拐入另外一條巷子。
看完這一幕,蘇葉四處打量,發現這個鎮子的治安格外好,一個小姑娘看攤子,當孃的竟然也放心。
又過了一會兒,一對衙役走過來,與其他地方衙役通常不受待見不同,攤主們顯然很喜歡那兩個衙役,見人來了,忙拿出自己攤子上賣的吃食,塞給他們。
兩人連連擺手拒絕,實在拒絕不了,也說什麼都要給錢。
之後他們細心的詢問,有沒有什麼問題,得知一切都好後,才踱步離開。
這一幕她只在開封府,包大人治下,展昭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巡街的時候看到過。
這只能說明,這個鎮子的官員非常有能力,把鎮子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看到這場景,任何人都會感到心情愉快,旁邊桌上的人也一樣,連連感慨這地方人傑地靈,鐘靈毓秀。
兩人從感慨說到了抱負,一個說要成為天下行商,一個說要成為當地縣令一樣的好官。
說著說著,兩人拉起了家常,竟還打算結親。
蘇葉微微側目,薛?是她知道的那個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