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紅樓潛龍在淵70 蘇葉……
蘇葉微微側身,看清兩人長相,都是中年模樣,只一個富貴一個樸素,對比明顯。
衣服華貴,身穿絲綢的男人面目俊朗,笑起來爽朗大氣,待人和氣,一看就是擅長商賈之事。
而另一位簡樸的多,灰青色長衫,洗得發白,可幹幹淨淨,五官端正,額頭飽滿,好一副大氣凜然之像,和賈雨村頗為相似。
他笑得含蓄,言語間有鬱郁不得志的惆悵,好在只是偶爾流露,更多是對科舉之事的志在必得。
這會讓人覺得眼前之人心胸開闊,又學識不凡,好感備生。
“為兄自幼進學,天資不敢說多好,只是較常人更勤勉一些,奈何囊中羞澀,京城又遠在千裡之遙,花費甚巨,只能先出來謀一份差事,佔了讀書時間。同窗考上者不知凡幾,唯有我還在蹉跎歲月,時也命也。”
他說著嘆息的搖搖頭,引得對面之人連連安慰。
“以先生之大才,將來必金榜題名,薛某不才,願助一臂之力,”眼見對方要推辭,他忙道,“還請梅兄不要拒絕,這也是兄弟一番心意。”
“這這這……今日和薛弟聊得頗為投機,又得薛弟資助,實在感激不盡,不如你我二人結為兒女親家?薛弟請放心,你女嫁於我兒,一定待如親生女兒。”那位梅先生似乎頗為不好意思,提出了結姻親的方法。
這在現在很常見,有錢的商人資助讀書人,要麼招為女婿,要麼結為兒女親家,算是以姻親為紐帶的利益投資。
像王家和薛家,就是這類的結合,不然薛姨媽一個縣伯家的嫡女,怎麼也不可能嫁給商戶。
除了同為四大家族的緣故,也有薛家是皇商,能為王家帶來金錢利益的緣故。
蘇葉微微側目,這個梅先生就是梅翰林吧?
原著中兩家訂下婚事,可後來薛寶琴父親薛紹過世,家道艱難了,在薛母還生病的情況下,薛蝌就不得不送妹妹薛寶琴進京待嫁,為的就是盡快確定下婚事,以免橫生枝節,耽誤了妹妹一輩子。
當然,這也有薛家孤兒寡母,需要有人庇佑的緣故。
可這不就是當初薛紹資助梅翰林,又與對方聯姻的目的嗎?
既然接受了這套遊戲規則,事後反悔就讓人不恥。
而梅家確實有反悔的意思,不聲不響離開京城,去外地赴任,甚至沒來得及通知未來親家一聲。
是真走得匆忙忘了,還是故意為之?
就是想一直拖著,拖到薛寶琴年紀大了,再等不下去了,主動退婚?
這是既想要退婚,又不願意擔忘恩負義的名聲。
及至後來,薛寶琴被王夫人認作義女,有了榮國府這門靠山,而薛蝌與榮國府大房夫人刑夫人的外甥女定親,關系更親密了。
梅家遣媒婆上門提親,才最終完成這門婚事。
有人說,薛寶琴是整個紅樓中,結局最好的姑娘,嫁於官宦之家,哥哥看著也可靠有能力。
可她的名字明晃晃出現在《金陵十二釵副冊》上,想來結局怎麼也好不了吧?
像梅家這樣精於算計,要實惠又顧及面子的人家,內裡磋磨起兒媳來,那才叫一個有苦說不出。
那會兒賈家已經倒了,薛家因為薛蟠,丟掉了皇商的差事,薛蝌本就是旁支,還是個商人,又豈是梅家的對手,自然也不能給妹妹做主。
薛寶琴的日子可想而知,反正蘇葉不看好。
這姓梅的一看就是精於算計之人,知道科舉不易,他未必一考就能中。
要是一直沒中的話,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金錢提供,不是一次資助能解決的。
且他即便考中了進士,想要謀一個好去處做官,少不了官場關系和金錢打點。
薛紹這樣,一看就有身份背景,說不定到時不僅能資助他金錢,也能找到打點的路子。
因而藉著對方誠心誠意資助的空檔,提出了聯姻,就是想把兩家的關系捆綁更緊密一些。
“這……”薛紹有點為難,說實話,他是心動的,但自家女兒與別個不同,可能不是適合聯姻的人選。
“不瞞梅兄,在下添為行商,這些年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我家女兒跟著我,不同於一般閨閣女子,養的性子野了些,配不上令公子啊,”他想了想,還是決定拒絕。
“薛弟多慮了,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女公子有如此見識,是我這等人家求都求不來的,還是說薛弟嫌為兄家貧?”梅先生道。
“不不不,梅兄折煞我了,兄弟一表人才,將來必蟾宮折桂,前途似錦,在下不過一行商,豈有嫌棄的道理,”咬了咬牙,薛紹決定說清楚,“實在是我那女兒見多了外面的熱鬧,不安於內宅,早在幾年前就跟著她那不成器的哥哥在外跑商,比起哥哥來,她的能力竟還強些……”
梅先生臉色微微一變,露出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