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趕上了好時機,威爾頓父親的生意越做越大,經營的有聲有色、在他成年後,在父親的安排下,娶了合作商之女佩內洛夫人。
這位夫人年輕美貌,為人熱情開朗,且總是有一些前衛大膽的想法,威爾頓非常喜歡自己的妻子。
兩人沒多久就生下一子博杜安,一家四口幸福美滿,可天不遂人願,幾年後,老威爾頓先生淋了一場雨,感染風寒過世了,威爾頓先生不得不獨立支撐起家業。
他在經商上沒有天賦,弄砸了好幾門生意,最後在妻子的建議下,置辦了田産和房産,尤其是大城市的鋪面,坐等收租。
如此他們的生活就簡單了,居住在鄉下,靠著租金每年也過的很滋潤。
博杜安漸漸長大,成功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本該前途無量,可因為一場意外,博杜安受到波及,不小心被人刺了一劍,後因救治不及時死了。
威爾頓夫妻傷心異常,為兒子舉辦葬禮後,離開英國遊歷,不願待在這個傷心地。
一年後,佩內洛夫人也過世了,威爾頓先生傷心的變賣了所有財産,遣散了當初的僕人,搬到曼切斯特鄉下居住。
半年後,在那裡威爾頓先生遇見一位漂亮的姑娘,雖然是農民的女兒,卻擁有美麗的五官,白皙的面板。
威爾頓先生被她迷住,娶她為妻,並生下兩子一女。
自此他們就在當地生活,置辦了各種産業,再未離開過。
賈絲琳夫人是那種賢妻良母般的女性,對丈夫溫柔體貼,操持家務,說話輕聲細語,從不發脾氣,對待家裡的傭人都大方好相處。
她的活動範圍也很小,平日在家裡照顧孩子,偶爾外出拜訪鄰居,週日去教堂做禮拜,去過最遠的距離,就是附近小鎮,還是和女兒女傭一起。
這樣的人,絕沒有出軌的機會,莊園上上下下對這位主母都很滿意。
馬修調查所有傭人,以及莊園的佃農,鄰居們的想法,都認為威爾頓先生對妻子很滿意,賈絲琳夫人沒任何不好的地方。
他們的孩子,大兒子夏爾十五歲,在公學讀書,是一個熱情開朗的少年,五官和威爾頓非常相似,畫像裡,夏爾站在威爾頓先生身邊,沒人會認為他們不是親父子。
二兒子克裡斯十三歲,是個安靜的少年,喜歡繪畫,容貌結合了父母的優點,但從鼻子和唇形,頭發和眼睛的顏色都能看出,他必然是威爾頓先生親生的。
小女兒蒂娜八歲,長相和賈絲琳夫人非常像,頭發顏色和父親一樣,是黑色的。
隨信寄來一家五口的畫像,蘇葉確信,這就是一家人,遺傳作不了假。
馬修信裡有許多人對這家人的評價,說他們是難得和睦的家庭,父親沉穩可靠,富有,沒不良嗜好,平時喜歡的活動,打獵,釣魚,打牌,和普通紳士沒什麼區別。
母親善良大方,溫柔得體,三個孩子也機靈可愛。
財務方面,既無欠債,也沒有不正當收入和支出,靠著各種租金,他們日子過的富裕。
孩子們上學需要的費用,也早早籌備上了,並不會對生活質量産生影響。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這一家人再正常沒有了。
再來說威爾頓府邸的傭人,首先是管家費裡,他是專門的管家培養學院畢業,受聘成為威爾頓府邸的管家,這些年一直兢兢業業,從未出錯。
他是位合格的管家,不僅幫主人打理好莊園事務,還管理佃農,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好。
威爾頓先生非常信賴他,就連每年一次的房産和店鋪收租,都委派他去。
兩人相處將近二十年,費裡管家的人品值得信賴。
馬修也查到,費裡管家財務狀況良好,沒有娶妻,也沒有孩子,幾乎沒有親人,把威爾頓莊園當成自己的家。
他把威爾頓先生當成親人,幾乎沒違背過主人的意願。
馬修在信裡強調,“威爾頓先生去世當晚,賈絲琳夫人,費裡管家和牧師先生都在,因為病重原因,威爾頓先生說不出太多的話,一直強調‘信’和‘律師’這兩個單詞,費裡管家領會他的意思,從書房保險櫃裡取出一封信,當著另外兩人的面,詢問威爾頓先生:‘是否是把這封信寄給律師先生?’威爾頓點點頭就閉上了眼睛。”
“隨後,那封信就寄到了律師事務所,交到我手上,我拆開信時,確信並沒有開啟過的痕跡,它從密封後,就再未動過。筆跡也核對過,是威爾頓先生的手筆。我也拿著去詢問了牧師先生和賈絲琳夫人,他們都確定,就是那封信,因為封面上的字跡他們還記得,一模一樣。”
信的內容很簡潔,就是按照遺囑內容分配財産,不得有誤。
全程管家沒有做手腳的可能,所以馬修認為,這位管家應該沒有問題。
然後是莊園裡其他下人,他們就更沒機會調換一直放在保險箱內的信了,他們甚至沒機會接近保險箱,也不知道密碼。
知道密碼的人,只有四人,威爾頓先生,賈絲琳夫人,夏爾少爺和費裡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