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聽了他的想法,大感興趣,於是時常召他去宮中,兩人相談甚歡。
這段時間,諾森伯蘭公爵是少有能見到攝政王面的人之一,只因為他從不談政治,也不懂政治。
兩人只談藝術,也只關注藝術。
如此純粹的公爵,可不就是攝政王最欣賞的夥伴嘛!
聊天之餘,公爵提到凡爾賽宮和盧浮宮的設計精妙絕倫,藝術氣息濃鬱,他打算再去感受一下。
其實是收到凱斯奈爾將軍去世的訊息,想去巴黎安慰安慰心上人。
但他又不好明目張膽的去,在他心裡,凱麗夫人一直是那個驕傲矜持的英倫淑女,看重操守和德行,決不允許自己的名聲有染。
對方剛剛死去丈夫,他立刻湊上去,被外人知曉,會以為他們早有私情,屆時凱麗夫人名聲就壞了。
因此他還找了個藉口,是去參觀建築的,之所以告訴攝政王,是想和這個玩得還不錯的小夥伴說一聲:最近別找我,出門學習去了哈!
攝政王聞言,倒也沒攔著,就是覺得不高興而已,好不容易有一個談得來的好夥伴就要離開了。
恰好,就出訪的人員名單,幾位大臣又來煩他了,讓他盡快做決定。
於是他心裡一動,幹脆讓諾森伯蘭公爵去好了。
諾森伯蘭家族勢力龐大,原本就在上議院就佔有一席之地,加上他父兄都是託利黨的領軍人員,也就是說,如果他兄長還在,未來有可能成為首相的。
現在弗雷爾·諾森伯蘭繼承公爵爵位,雖然從政壇退下來了,可在參議院依然有一席之地,甚至話語權還挺重。
只不過這個人對於政治一竅不通,兄長去世前,讓他能不發言就不發言,非要表態時,聽從託利黨黨魁的意見,跟著表態就行,可千萬莫要自作主張。
所以他成了託利黨的編外人員,分量不低,卻不參事,於是也不得罪人,但該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不缺。
加上本就是英國稀少的公爵之一,身份地位足夠尊貴,由他親自擔任主談判官,比派一位財務次官來更有牌面。
可問題是,公爵閣下挺出名的,從年輕時候開始,就給人不靠譜的印象。
一是因為容貌,他長相俊美,兼具藝術家的憂鬱氣質,放在人群裡,妥妥弱質纖纖美少年一枚。
二是他當年被逼娶富家小姐的事,鬧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落下一個印象,這位公爵家次子無能,只能靠妻子的嫁妝養活。
加上他確實挺敗家的,搞藝術就沒有便宜的,本人也不事生産,創作的那些藝術品,有靈性,可在他活著時,幾乎沒有價值。
他能活的這麼滋潤,是真的靠了過世的妻子,每年給他三萬英鎊的年金作為花銷,可這也不夠他造的,幾乎只能用半年,剩下半年就到處轉悠,去別人家欣賞藝術品了。
這第三嘛,還是發生在他剛繼承公爵爵位之時,因為順勢繼承了家族的産業,手頭錢財陡然變多,於是他被哄著做了投資,整整二十五萬英鎊被人騙走,差點沒把妻子氣死。
後來公爵夫人勒令他什麼都不用管,每年再給漲兩萬英鎊,你就盡情去玩藝術吧,剩下的就交給她來。
公爵稱心如意了,果真把所有事交給妻子。
然而好景不長,一年後,公爵夫人感染上肺結核,體質原因,很快就過世了。
去世前,不放心丈夫,把自己所有財産都留給兩個女兒當嫁妝,至於諾森伯蘭家族産業,則安排一個精明能幹的代理人打理,要求只有一個。
聽話,不要插手你不懂的東西!
公爵照做了,反正他也不喜歡,有人管著何樂而不為呢。
事情就是這樣,所以諾森伯蘭公爵的‘無能’和‘不靠譜’是出了名的。
所以人都知道,這就是一點都不懂俗物的漂亮花瓶,讓他和談,那英國還能沾到一點便宜嗎?
可偏偏,那位精明的首相竟然同意了,這事怎麼看怎麼蹊蹺。
所以法國這邊所有人都懷疑,英國就沒想著和談成功,人家就是來走個過場,不至於讓兩國之間直接鬧得面上都不好看。
這訊息一出,原本連連上漲的法國國債,頓時大跌,由最高點兩百六十一,瞬間跌回之前的水平。
這也就算了,不知道是誰放出訊息,說伊索銀行要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