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海島寶藏12 在諾森伯……
在諾森伯蘭公爵抵達巴黎之前,一則勁爆的訊息瞬間傳遍全城,就連各大報紙都在爭相報道,一時間整個巴黎都沸騰起來。
伊索銀行要倒閉了!
伊索銀行那可是整個法國最大的一家銀行,資本雄厚,背後還有國庫作保證,怎麼可能說倒就倒呢。
凱麗夫人一開始也以為是假的,畢竟她知道蘇葉的計劃,讓人先放出銀行要倒閉的假訊息,逼文森公爵把錢取出來,存入班尼特銀行。
可聽到大家都在議論,伊索銀行的門口更是擠滿了等著取錢的人,不由得不信了,連忙找人打聽,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伊索銀行換了一位行長,新行長上任才半年,是前任行長的侄子,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和叔叔的老成持重不同,他有著自己的想法,不滿叔叔穩紮穩打的作風,喜歡冒險和投機,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訊息,說英國即將派人來商議關稅問題。
如果商議成功,那麼未來兩國之間的貿易會越發頻繁,同時一些不允許進出口的貿易也能通融。
這件事可能會對走私造成沉重打擊,但於政府而言,卻是雙贏。
由此,英法兩國的國債一定會增值,而且是大漲特漲。
新行長不顧下面人反對,一意孤行,調動了大筆資金購買國債,以至於之前三個月國債都從一百七十二點,漲到了一百九十點。
有投機者看到這勢頭,也連忙跟上,順利把國債推到兩百點大關。
這本是好事,如果這時新行長慢慢出手,憑他手裡龐大的資金,上漲的二十八點已經夠他賺的盆滿缽滿了。
可他對自己的判斷滿意極了,不僅沒有收手,甚至還呼叫了銀行儲備金,繼續大量購買國債。
可就在這當口,英國那邊傳來訊息,英王喬治三世頭風發作,不得不搬到溫莎城堡中休養,權力全部下放給長子威爾士親王,即攝政王。
這位對於英法取消部分關稅的提議並不感冒,一是他認為關稅是重要的稅收來源,怎麼能說取消就取消呢,還是對法國這個他看作英國最大勁敵的國家。
二來提出英法貿易友好協議的大臣,是屬於喬治三世的親信,與他素來有嫌隙。
於是在英王徹底放權後,他原打算把此項提議束之高閣。
但這件事已經和法國路易十八這邊通了氣,此時說不談了,相當於得罪人。
兩國邦交不是這麼隨便的,出爾反爾損害的是國家,加上路易十八實在想要促進這件事,好獲得商人們的支援,以此站穩腳跟。
一旦和談順利,部分商品關稅取消,那商人將省下一大筆錢,自然願意擁護現在的國王,而不是懷念波拿巴還在時,給商人們帶來的榮光。
因此,秉持著友好原則,路易十八親自給威爾士親王寫去一封誠摯問候的信。
信裡提到當年他流亡英國時,受到熱切友好的照顧,並認真感激威爾士親王一番。
隨信送過去的,還有羅浮宮中十幾件價值昂貴的藝術品,那可都是法國的珍藏,談不上國寶,卻也是稀世珍寶。
他算是摸對了脾氣,威爾士親王就喜歡這些藝術品,可以說,他痴迷這些東西,尤其與建築相關。
為此,英國議會期間,他投了贊成票,加上首相也認可此項決議對英國是有利的。
就目前而言,雖然法國政權不穩定,但發展依然在歐洲各國中遙遙領先,英國的好日子還在後面,現在尚且沒資格號稱‘日不落帝國’,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
因此這個訊息傳到法國來,可不就被認為板上釘釘嘛。
所有人都認為,經此一遭,法國國債一定會大漲,甚至還有人跨國去英國購買英債。
就連凱麗夫人都讓蘇葉好好保管變賣凱斯奈爾將軍私産獲得的債券,然而當天下午,蘇葉直接變裝把債券全部兌換成金路易,然後轉入納爾戈兄弟銀行,並要求以存款的形式。
現在存錢還沒那麼多限制,加上她又是大額存單,因此完全可以商談。
蘇葉直接要求,存單上填寫的是三十一萬兩千金路易,到時取現時,也必須以金路易的方式兌現。
這可是金幣,即便法國財務一團糟,法郎價值一降再降,沖著金子的價值,別的國家也會收,大不了融了重新打造本國貨幣好了,又不會虧損。
蘇葉推測的不錯,這次商談不可能這麼順利,果然,臨到出發,英國那邊又出了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