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這樣鄭重,林族長呆了呆,沒想到他們夫妻竟是如此想的。
林如海不愧是能當探花的,思維靈活不僵化。
林族長不再推辭,接了下來。
解決了這件事,三人在族長家用了飯,這才告辭離開。
之後又過了半月,賈敏徹底理清了家事,哪些該帶去揚州,哪些得封存起來,放進倉庫好好儲存,哪些以後或許用不到,又不能浪費了,都拿去送人。
就這樣忙忙亂亂地,直到二月快結束,他們方才出發。
從姑蘇到揚州,坐馬車更快一點,兩天就到了,但他們帶了大批行李,馬車就沒有船方便了。
索性坐船也只需要三四日,花費的時間也不長,因此選擇了船。
且這一路,因為冬季結束,春天到來,到處是剛抽出嫩芽的綠葉綠草,處於老葉和新葉交換的時機,別有一番勃勃生機。
兩岸的風景也不同於往,風韻雅緻,碧波蕩漾。
蘇葉坐在船上,推開窗戶,尚有點微涼的風,吹拂在臉上,帶來陣陣舒適,讓人不由怡然自得。
青鸞推開艙房門,見她趴在窗戶上,頭探出去看外面的風景,不由唬了一跳,“我的公子誒,您小心著點,可千萬不要從窗戶栽下去。”
就這頭重身子輕的三頭身小人,她真怕人直接栽到水裡去。
她放下手裡的託盤,忙過去把窗戶撐大一點,把人拉進來一點,“公子想看風景,吩咐我們就是,可別再自己行動了。”
雖是出身不凡,但也只是小孩身體,實該小心點。
“好吧,”蘇葉懶洋洋打了一個哈欠,讓青鸞把自己後背墊高一點,半倚靠著看窗外風景,“夫人又讓你送什麼好吃的來?”
“是魚湯,據說這片河域有一種神奇的魚,味道特別鮮美,離了這地界,就吃不到了,用來熬湯滋味最好。”青鸞笑道。
蘇葉聞言,來了興趣,“端過來我嘗嘗。”
青鸞給她倒了一碗,味道果然鮮甜異常,撲鼻的餘香,卻沒有任何腥味。
沒看到魚肉,應該是熬過後篩掉了,乳白的湯汁上飄著鮮嫩的蔥花,賞心悅目。
她喝完又讓青鸞倒了一碗,再要第三碗時,青鸞卻是不讓了,“可別,等會兒就要吃晚飯了,這會兒撐著了可如何是好?”
“不是過了這地界,就吃不到了嘛,青鸞你這是饞我,”蘇葉無語。
這魚湯確實是她迄今為止,吃過最鮮美的,要是以後吃不到了,可要想死了。
“那要不?我讓船家多打一點上來,養起來留著明天再熬?”青鸞提議道。
沒得喝了,蘇葉渾身又懶洋洋趴著,“既然別的地界喝不到,就說明這魚金貴,撈上來不久就會死,死了就不好吃了,養不活的。”
要不然這麼好吃的魚,為何不運出去賣呢,總歸有限制的。
青鸞不信邪,還是出去問了,得到的答案和蘇葉說的一模一樣。
這魚只有小指頭大小,通體黝黑,極為不起眼,滋味卻極好,被經常走水路的人稱為‘三絕鮮’。
所謂三絕,一絕是魚太小,又只在河中心活動,從不往岸邊去,極不好撈,只有那特別熟悉其習性的船伕才知道具體位置。
二絕是魚很難看,看了第一眼,讓人絕不想看第二眼。
三絕自然是味道了,很少有鮮味比得上這魚的。
這種解釋傳開,於是來往行船的人,也都開始叫它‘三絕’了,原本的名字已不可考。
船主知道僱主家的少爺喜歡,還特意多撈了一些,“一個時辰內就得下鍋,不然就死了,死了的味道可不好。”
青鸞好奇,看了一眼,頓時被那魚醜到了,當即撇開眼,“這也就是滋味好,不然看著可真礙眼。”
船主忍不住笑了,“或許就是滋味太好了,所以才要長這麼醜吧,不然早被吃光了。”
“可也太醜了!”青鸞回來,繪聲繪色給蘇葉講,“我從未見過這麼醜的魚,好在魚湯熬好後,會把魚肉撇出去,不然誰吃的下哦。”
說的蘇葉都好奇了,讓青鸞帶她去看看。
怎麼說呢,那魚吧,確實醜得讓人不忍直視,縱是她看多了海底那千奇百怪的生物,也不得不感嘆一句,“醜的真別致!這樣,去找個魚缸來,搬到我房裡去,我想養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