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機會來了,巴克利銀行實行了寬松的貸款政策,前兩個月不用利息。
那麼學生們只要去巴克利銀行貸款,然後存入斯特利銀行,運作得好的話,兩個月的利息就可以償還之前簽下的貸款了。
沒錯,斯特利銀行打著為學生們好的藉口,只要肯存錢進去,每個月都有利息可拿,只是這個利息相比其他銀行的年薪,低得可憐,只有區區2。
但他們沒有時間限制,滿一個月可以取出來,滿兩個月也可以,這就相當於說,能在兩個月期限內,換上巴克利銀行的錢。
其中賺到的差距,可以用來抵扣貸款的錢。
這個福利一經推出,立刻引起了全校師生注意。
他們算了一筆賬,如果自己欠了一千英鎊的貸款,那麼只需要去巴克利銀行貸款3萬英鎊,存入斯特利銀行兩個月,就可以得到一千兩百英鎊的利息,扣除貸款的錢,還能有2百英鎊的收入呢。
這樣的大好事,誰想錯過啊!
就算他們此時沒有貸款,也願意立刻去斯坦利銀行先申請助學貸款,研究經費,然後再進行操作。
那麼,他們可以從巴克利銀行貸到幾萬英鎊嗎?
完全可以,這個時代的大學生不僅代表了家世地位,也代表了光明的前途,他們未來一定不缺錢!
巴克利銀行為了擴張,放鬆了貸款的條件,對於商人還需要一定資産抵押,可對於學生,尤其是這些名校的大學生,就完全不用了,只需要簽一份合同即可。
就這樣,一批批學生進入巴克利銀行,以各種名義貸款出幾萬英鎊,有的膽子大的,直接貸款十萬英鎊。
然後存入斯特利銀行,很快,斯特利銀行就籌到了六百多萬英鎊。
巴克利開始覺得不對勁,限制了學生貸款的額度。
可是仍然沒有止住這波趨勢,學生們拿到了好處,不僅呼朋喚友,還無師自通的說服家裡人,把房産證明拿出來做抵押,然後繼續貸款。
這一次就不是幾萬了,而是七八萬,九十萬!
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巴克利銀行的存款被借去了三分之二,運作的經理們終於覺察到不對勁,立刻通報給布瑞克。
而布瑞克立刻去找羅斯想辦法,羅斯很快就查出前因後果,不由冷笑,“斯特利銀行這是想要空手套白狼?想的倒挺美,他有那個資本嗎?”
“我們要如何做?”布瑞克心裡有自己的想法,但需要羅斯的金錢支援,因此等他先說。
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時機,擴大客戶來源的好機會。
不得不說,雖然斯特利銀行打著佔便宜的目的,唆使那些學生們來鬧,但這些人卻也妥妥是優質客戶群體,如果把他們都吃下,那巴克利銀行能出現斷層似的客戶群,搶佔其他銀行市場更容易。
但有一點,想做到這點,需要羅斯的金錢支援,如果他願意源源不斷提供金錢,那他們就能穩得住,最後被拖垮的一定是斯特利銀行。
到時候他們一舉吃下,把這些學生們貸款的物件換成巴克利,這將是穩定長遠的生意,利息還可以提到很高。
羅斯冷哼,“等,反正一個月後,他們就要把錢還回來了,我們就相當於賺個手續費好了。”
這個時候銀行的業務,無論是貸款還是存錢,都需要交手續費,只不過相比於利息,那手續費只是鳳毛麟角,不值一提。
布瑞克行長微微有點失望,“只怕等候期間,貸款生意被其他銀行搶去了。”
他們冒著大風險,推出前兩個月免息政策,就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搶佔所有市場。
現在被斯特利銀行一稿,接下來一個月不得不減少貸款,這不就相當於把方法告訴了別人,等著別的銀行紛紛效仿嗎?
“不等又能如何?難道你還有錢投進去嗎?”羅斯先生自然知道布瑞克的意思,但他可沒打算繼續在這家銀行投錢,多線投資才是正確的選擇。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布魯斯已經制定好了完整的計劃。
除了劍橋大學的學生參與進來,還有牛津等各大高校,巴克利銀行卡著貸款申請,其他銀行可沒有。
也就是說,斯特利銀行的現金越積越多,僅僅一個半月,就突破了一千萬英鎊大關。
等到第一批滿兩個月的學生把錢取出去,剩下的學生也能填補空缺,繼續保持一千萬現金。
這麼多的錢,最適合拿來黑吃黑,擠兌其他銀行了,比如巴克利銀行!
而正好,他們由於卡著貸款,被外界傳言沒錢了,許多民眾恐慌,紛紛希望把錢取回去,就連高額的利息都不要了。
但巴克利沒錢,至少沒這麼多錢,面對恐慌取錢大軍,破産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現在他們面臨兩個選擇,要麼羅斯先生注資,要麼售賣一部分股份還錢。
而這,正是斯特利踏上掠奪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