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豪奢的巨輪27 有道是……
有道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尤其巴克利銀行還走在一條危險擴張的道路上,可謂是步步兇險。
沒暴雷還好說,民眾看一切都是欣欣向榮,他們眼裡的銀行就是最安全最有保障的投資專案。
這也是之前百年資本擴充套件形成的印象,百年來英國飛速發展,各行各業蓬勃生長,帶動銀行金融也欣欣向榮。
民眾存在銀行的錢不僅安全,還能帶來超乎想象的高利潤,也因此形成了大眾對銀行的傳統觀念,那就是可靠安全!
於是那些大銀行們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不用擔心客戶來源,也不用擔心賺不到錢,同時他們還會想盡辦法打壓其他中小銀行,蠶食他們的市場份額,牢牢壟斷這個行業。
因此形成了固有觀念裡,大銀行的利率低,但絕對安全,而中小企業風險高一點點,利率也高。
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高利率代表高風險,大家的心都是提著的。
布瑞克行長作為一個銳意進取的人,要的絕對不是在大銀行的擠兌下,艱難維持現狀。
他想要發展壯大自己的銀行,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更高的利率,來誘惑民眾存錢。
5的利率不夠?
那就7,9,甚至是11,這幾乎是一個高到離譜的數字,相比大銀行的4,只要把錢存進去一年,就可以獲得將近三倍的收益,這個錢它不香嗎?
至於可能帶來的高風險,每個人心裡都存在僥幸心理。
大家都會想,只一年而已,巴克利可是一家發展了幾十年的銀行,不可能一年就破産。
所以現在進場沒問題,大不了一年後視情況再決定取出來好了。
在這樣的心理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存入巴克利銀行。
於是資金充裕起來的銀行,可以給出更多的貸款,甚至還能玩一些花活,給貸款的人更多優惠,把他們從其他銀行拉過來。
這原本是一個正增長,之前巴克利銀行也玩得很好,只要堅持下去,短時間內就會躋身大銀行之一。
然而成也野心,敗也野心。
布瑞克行長先是被羅斯的言語煽動,參與了他的狙擊蘇葉計劃。
原本蘇葉沒打算拉銀行下水,畢竟銀行一旦出問題,最先倒黴的還是那些存錢的民眾,資本家有本事避開風險,即便避不開,他們的資産也是分散安置的,頂多傷筋動骨,卻不會血本無歸。
而普通民眾則不一樣,辛辛苦苦十幾年,好不容易攢下一點,不過是想多點利息,結果卻連本金都被坑沒了。
蘇葉是想要賺錢,但賺的是那些資本家的錢,而不是普通民眾那仨瓜倆棗。
可奈何布瑞克太機靈,看到了大大的‘錢途’,非要和她作對。
那蘇葉也沒道理放過他,幹脆將計就計。
但她也沒把事情做絕,就連羅斯,還給他留了五百萬英鎊的資産呢,為的就是逼羅斯把錢投入到巴克利銀行,保證銀行暫時平穩執行。
現在情況有變,布魯斯想要透過斯特利整頓銀行業亂象,以此調控整個金融行業發展。
而蘇葉確信他能成功,幹脆插了一腳,趁勢大賺一筆。
而第一步就是引爆民眾心裡的不安,讓他們知道,巴克利銀行現在缺錢,極度缺錢。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的存款可能拿不回來了,趁著銀行還沒有宣告破産,趕快取出來!
論訊息散播的速度,還有誰比得上掌握了國家情報的布魯斯?
因此在第二個月一開始,巴克利銀行還沒有意識到不對,縮減貸款時,就悄悄流傳著巴克利銀行可能沒錢的傳聞。
那時貸款還在繼續,依然是那瘋狂的前兩個月免息,依然是大批大批的大學生貸款。
可漸漸地風向就變了,很多貸款批不下來,要麼是你檔案不合格,要麼說你不符合要求。
這是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怎麼會不符合要求呢?
明明和其他人的情況一樣,都是名校高材生,都是家中中産,誰也不比誰差,憑什麼說我不符合要求?
難道真的是沒錢了?
這樣的印象漸漸在民眾心裡形成,烙下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