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禦貓也是貓兒,還是有幾條命在身上的,讓他一次次死裡逃生。
不過這一次嘛,包大人突然想到了蘇葉,這可真是個聰慧過人的姑娘,就連朝局政鬥都看得這麼清楚。
他可從未透露自己已經提前和官家說了襄陽侯之事,而蘇姑娘不僅猜到了他的行動,也猜到了官家會有的反應。
這已經不是聰明可以形容的了,而是太過懂人心了!
這樣的人往往會給人心機深重,深不可測之感。
偏蘇姑娘行事格外幹脆利落,甚至是恣意任性,或許是強大的實力讓她不需斤斤計較,知人心,而不算計人心。
有這樣的人在展護衛身邊,包大人覺得,他可以放心了。
直到此時,他方才明白,當初公孫先生為何會認為展護衛和蘇姑娘是天生一對。
有蘇姑娘在,展昭安全無虞,而展護衛這樣性子的人,大概很得蘇姑娘的意吧。
包大人滿意地摸摸胡須,看來得找個機會,給展護衛放個假,讓他帶著蘇姑娘回一趟老家,獲得母親同意後,才好辦婚事。
展昭自己還沒有考慮到的事,包大人已經把計劃提上了行程,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雖然以開封府的忙碌程度,這個合適時機有點難找,但凡事是可以安排的嘛,時機擠一擠就有了。
展昭不知道,包大人的心思電閃雷鳴般,已經考慮那許多了,他只專注眼前的疑問,“那為何公孫先生會說,官家是為了保下信陽候其他人和張家等人?”
“一旦政鬥開始,就是不死不休,太後黨人,勢必要求以最嚴苛的罪名處罰他們,作為此案的關鍵,信陽候和張家人是逃脫不了的。”
他們雖然是被選為背鍋的,可雙方聯系太久了,誰能確保他們沒有更深厚的關系?
即便沒有,太後黨人也會以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藉口,把他們一竿子打死。
因為這樣一來,那些襄陽侯舊人,也可因此罪名而獲罪。
到時憑官家一人,想阻止都阻止不了,就只能被迫下旨處死這些人。
估計這會是大宋建國以來,最大的血案了!
而官家仁慈,絕不願見到這種場景,所以此案必須盡快了結,在太後黨人反應過來之前,且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絕不過多牽連。
果然,事情的走向和公孫先生預測的一樣。
第二□□堂上,當著滿朝大臣的面,許大人稟報了調查的結果。
聖上被綁是因為意外,雷英在清風樓上看到官家,作為打家劫舍的江湖人,他們劫富濟貧,綁架官家是為了要贖金。
而清風樓掌櫃是他們的同謀,兩人合夥,一個綁人,一個藏匿,拿到贖金後,雷英帶著弟兄們離開汴梁避避風頭,等到事情平息後,回來繼續作案。
兩人並不認識官家,只是覺得官家穿著富貴,臨時起意才有了這次的綁架案。
至於信陽候,因為貪財,一直在給清風樓當靠山,以至於清風樓無人敢惹,也就無人覺察其隱藏的秘密。
信陽候說不上無辜,為了張珦給的那些銀兩,欺壓了不少商家,找了許多平民百姓的麻煩。
比如城外路村米家有一家傳的美酒,米家沒打算賣,可信陽候知道後,就帶著人打上門,強迫人家賣房方。
最後這米家老爺子因沒保住祖傳的酒方,上吊自盡了。
信陽候這算是逼死人了,再加上其他大小問題,死刑少不了,且被官家剝奪了侯爺的爵位。
但其家人卻是保住了,畢竟犯得不是謀殺的大罪,雖然牽扯到官家被綁的事件中,但並沒有謀反的心,就不用牽連了。
官家是知道信陽候的愚蠢和無能的,知道謀反和他無關,但他也不無辜,因此不打算放過他。
與此同時,和雷英一起動手的那些江湖人全部被斬,清風樓中幫著盯梢,知道內情的,也都判了流放。
如果他們家裡願意拿銀錢打點,流放路上還能安穩點,最後平安抵達目的地。
可要是無人來幫他們,流放千裡真的會要人命的。
張讓屬於知情人,還幫著打探了不少情報,因此也是流放。
至於剩下的張家人,官家並沒有治他們的罪,甚至下旨嘉獎其忠義的品行。
沖著他們養大了祡氏血脈,官家不僅不罰,還獎了,充分說明瞭官家的氣度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