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魚刺挑去的魚肉夾到玉錄玳碗裡,笑著說道:“自那晚皇阿瑪毫不避諱大哥,帶著他去藏寶室後,他最近一直以皇阿瑪最疼愛的兒子自居,很是自得。”
“上回額娘領著惠嬪幾人設宴招待蒙古王妃,惠嬪也認識了一二好友,最近與她們走得很勤呢。”
他放下筷子,又給玉錄玳舀了一小碗牛肉湯,心中不無自嘲:他就說他從來不是皇阿瑪愛重的兒子。
他原以為這些時日皇阿瑪常召他到禦前聽差,還教他朱筆禦批請安摺子。
這雖然是他上輩子做煩了的事情,到底偶爾也讓他有種父慈子孝的美好感覺。
說來可笑,最近這些日子,他極其偶爾的,會覺得自己這輩子是擁有父慈母愛的孩子。
那夜額娘堅決不讓他摻和藏寶室之事,多少也有皇阿瑪收到訊息後會召他同往的顧慮。
他看了眼玉錄玳,心中因皇父言行升起的涼意迅速被暖意所取代,他想:他有全心全意為他的額娘,旁的,都不重要。
正這麼想著,玉錄玳便夾了一塊軟爛入味的牛肉到他的碗裡:“你還在長身體,平日活動量又大,不必忌口,肉也要多吃些才好。”
她記得歷史上的雍正帝飲食很清淡,那對中年人來說是養生,但對青少年時期的胤禛來說,營養是不夠的。
她生怕胤禛年少時於飲食上就會有這種偏好,每次一起用膳的時候都會不厭其煩叮囑胤禛要均衡飲食。
見胤禛一絲猶豫也沒有,夾起牛肉就吃了下去,玉錄玳臉上的笑容便多了幾分滿意。
小孩子就該這樣不挑食的。
嗯,小孩子還需要正向的引導,免得因為父母的偏頗而影響身心健康。
她正色說道:“皇上親政很是遭遇了一番波折。”
“那個時候,後宮的阿哥接連夭折,有些人就私下傳大清江山後繼無人,傳皇上的帝位坐不穩坐不長。”
“你知道皇上為大阿哥與太子取過保清與保成的名字吧?”
胤禛點頭,他自然知道,也因為兄弟之中只有大哥與太子有這樣的殊榮,大哥心中才更加不甘的。
不過,皇阿瑪親政前後的事情,他倒真的不太瞭解。
上輩子烏雅嬪深深厭惡他,連句暖心的話也欠奉,更遑論是與他說這樣的秘辛了。
他給玉錄玳倒了杯茶,放到她的手邊,認真聽她說話。
“後來,元後生下嫡子,又因難産亡故,太子從襁褓中就成了儲君,自然受盡皇上千般萬般的寵愛。”
“很多人都在說太子之所以被封為太子,皆因他是元後嫡子的緣故。”
“難道不是這樣嗎?”
玉錄玳搖頭:“因著皇上看重漢臣,封元後嫡子為儲君是當時順應情勢,眾望所歸。”
“其實皇上本人並不看重嫡庶。”
胤禛點頭:“是,皇阿瑪自己就是庶出。”用氣音說的。
玉錄玳點頭:“這是一個,另一個,大清本就從關外而來,民風彪悍,男女老少皆可為兵,男女同尊,子嗣是最重要的傳承,又何來嫡庶一說?”
胤禛點頭,接話:“皇阿瑪看重漢學,也看重漢臣,又極在意正統之說,所以那個時候封太子為儲君是順應百官,也讓天下t人知道他會善待漢人的意思。”
玉錄玳點頭:“對,其實大阿哥某些想法是沒有錯的,如果那個時候惠嬪是皇後,那麼大阿哥就會既是長子又是嫡子,還會是太子。”
“但惠嬪那個時候還只是個貴人。”胤禛搖頭,“大哥會有這樣的想法惠嬪想必沒少言傳身教。”
說到這裡,他一頓,玉錄玳也發現了自己從前忽略的地方。
母子倆對視一眼,玉錄玳說道:“所以,惠嬪的野心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至少絕對早於十多年前的木蘭圍場變故!
她失笑:“額娘這識人的功夫到底差了些。”
“最早與她交好的時候,我都沒往這方面想。”
十多年前的那場變故中,那拉·蘊如帶著大阿哥私自回京,她只看到了那拉·蘊如的愚蠢與扶大阿哥上位的急切與野心,卻沒有看穿她的本質!
“這不怪額娘。”胤禛說道,“她一後宮女子,便是顯露野心,旁人也多往位份升遷上想。”
“誰都會把野心勃勃四個字安在大哥頭上,誰能想到讓大哥對那個位置起圖謀覬覦之心的人會是惠嬪呢?”都以為那是納蘭·明珠的影響呢!
玉錄玳點頭:“是啊,如今想來,惠嬪當年對皇後的位置也是動過十分的心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