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急不可待的想請長樂出面給李治寫信。
他知道,長樂與李治,那是姐弟情深啊!
李治可以愛理不理太子,也可以愛理不理他李泰,但是李治絕對不會不理長樂。
所以他覺得李治一定肯聽長樂的話,而長樂一定會聽他的話,給李治寫信。
長樂點頭,"對啊,這是軍國大事,我也不能摻乎。"
李泰笑言,"我也不是讓你摻乎,我是讓你給小九寫信,說明利害,讓他規勸父皇凱旋,你也不想讓小九繼續犯險不是?"
這話倒是說到了長樂的心裡,她恨不得李治立即回到長安,但是她卻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李治、李格與父皇謀劃了那麼長時間,不就是為了滿足父皇的心願嗎?
所以,長樂十分平靜搖頭。
為甚麼長樂搖頭呢?
在來皇宮的時候,李泰就覺得要說服長樂同意,實在是太簡單了,卻怎麼也沒想到,長樂居然搖頭。
為甚麼搖頭呢?
李泰疑惑,問,"長樂,你和母后、還有豫章、高陽,不想小九嗎?不想九弟能早點回長安嗎?"
長樂點頭,"想啊,都想啊。"
"那你為甚麼,……"
李泰驀然意識到了點甚麼,狐疑的問:"等一下,你看起來怎麼那麼平靜?"
李泰終於反應過來,"長樂,你該不會早就知道了吧,你早就知道父皇攻下遼東之後會繼續進兵,對不對?"
長樂猶豫片刻,點頭。
李泰的肥腦袋瓜子飛快轉動著,長樂怎麼會早就知道呢?
一定是李治告訴她的?
是李治給長樂來信說的、還是出征之前李治就知道父皇打下遼東要繼續進兵?
為甚麼呢?
明明出兵的目的就是解救新羅,既然達到了目的,為甚麼還要繼續進兵呢?
而且還是從出征開始,就決定了要繼續進兵深入,那就意味著出兵的目的其實並不是解救新羅。
答案彷彿顯而易見了,父皇的根本目的,其實是……高句麗!
再聯想到去年冬天發生的許多事,李泰好像明白了甚麼。
李泰似乎恍然大悟了,"我明白了,父皇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解救新羅,而是想覆滅高句麗!
這麼說的話,從去年就開始做準備了,那時候九弟肯定就知道了,對不對?
再等會兒,之前我總覺得李格和淵蓋蘇文能成為朋友,實在是荒唐的事。
現在回想一下,倒是讓我明白了,這一切該不會都是李治的預謀,又是奶爸的妙計吧!"
長樂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只是靜靜的看著……李泰。
沒有否認,就是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