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探頭低聲請教問:"那不知道國公有何良策?"
侯君集沉吟道:"說良策,倒也談不上,陛下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嗎?"
殺兄、弒弟!
逼父皇退位!
這就是玄武門之變的……精髓啊!
李承乾長吸一口氣,這可比現在起事要刺激的多啊。
不知道為何,他的一顆心居然激動幾乎跳出來。
李承乾緩緩點頭道:"那也只有如此了,國公有何良策?"
侯君集沉吟道:"眼下就有好機會,殿下監國這可是安排拉攏排除異己的好機會啊!"
兩人在書房低聲密議,書房外,更是寂靜無聲,其他人都待在十幾丈外。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承乾才從書房中春風滿面地走了出去。
皇宮裡,李泰疾步如飛的闖進了大明宮。
"長樂呢?我找長樂妹妹!"李泰一邊嚷嚷著一邊往裡闖。
小太監們匆忙往裡稟報,李泰氣喘吁吁的來到水晶宮的時候,長樂剛好帶著侍女迎了出來。
"四哥怎麼突然來了?"長樂看著氣喘吁吁的李泰很疑惑。
李泰直接問,"長樂,你可知道?父皇雖然拿下了遼東城,卻不想退兵,反而想繼續進兵!"
長樂點頭,"呃,我知道啊!"
李泰十分激動,"這怎麼能行?攻下了遼東就已經達到知道救新羅的目的,也給了高句麗教訓。
面子裡子都有了,何必再進兵呢?這是在冒險啊,高句麗也不是泥捏的?大軍之所以能這麼順利的打下遼東,那是因為高句麗的精銳大軍都去新羅了。
等高句麗的大軍回師,這仗可就沒那麼好打了!當然,咱們也不至於怕了高句麗大軍,但是也沒必要冒險啊?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長樂很平靜,言道,"四哥怎麼跟我說這些?這些朝中大事,我一個女兒家又不懂!"
李泰連忙道:"這不只是我的看法,朝中魏徵、孔穎達等大臣們要聯名上書父皇,想要規勸父皇退兵!"
長樂點頭說:"那很好啊!"
李泰嘆氣道,"可是,我覺得,只憑魏徵、孔穎達他們,很難勸父皇規勸父皇撤兵啊,所以我想來想去也就只能來求你了!"
長樂驚異問,"四哥,你求我?你是想讓我給父皇上書?還是想求我去找母后?"
李泰無奈言,"母后那裡我已經去求過了,但是母后說了,這是軍國大事,父皇心裡必有定計,她不能幹政!"
在知道東征大軍很快奪回遼東的訊息後,他心中十分激動,不只是因為大軍取得了大勝,還因為攻下了遼東,大軍很快就會凱旋。
最近他總覺得長安的氣氛詭秘,難道李治出征前所說的,讓他趕緊去封地是有含義的?
而現在他覺得只有讓父皇早些回長安,他才能感到安心。
可是,父皇卻要繼續進兵深入,聽到這訊息的他當時就急了。
雖然魏懟懟等人要聯手上書,但是他卻不覺得魏懟懟等人的上書能起到作用。
那怎麼辦呢?
當然是找李治啊,李治就在遼東,就在父皇的身邊,若是李治肯規勸父皇退兵的話,那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