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一路北上到了一座突勒境內名叫涼城的小城,幾百里路晃晃悠悠就過去了,一路上大搖大擺,自己是在敵國地盤上的覺悟是半點都無。
北朝突勒境內也有南朝中原人,有些人是來北地做走私生意的,還有些人是在南朝混不下去或者犯了事跑過來的,比如那位身在王庭的突勒客卿薛秉權。
還有一部分人比較特殊,當年那場震動中原的永嘉之亂之後,有一大批人因為各自的原因遷徙到了北朝突勒汗國,突勒先汗赫頓收留了他們。這群人實際上是目前在突勒汗國的南朝人中混得最好的那一波人,只不過這群人頭頂上又壓了個隻身赴北的薛秉權,導致他們沒有那麼出名罷了。
突勒雖然是遊牧為生,但是也會有些大大小小的城池。涼城說是城池其實也不太恰當,方圓佔地本就不大,也遠沒有南朝磚石築成那般高大宏偉,所謂城牆都是石塊泥土勉強壘起來的,這玩意兒在兩軍對壘的時候能起多少作用有待商榷,不過北朝突勒人也不在乎這些。馬背上的民族沒有守城的說法,連婦孺都能在馬背上穩穩的開工撘箭,要打仗那都是馬背上見高低,這所謂城池至多也就是圍個圈,好跟那些南蠻子做生意的時候不至於被風沙眯眼睛罷了。
城中也不像南朝城池那般有許多百姓居住、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這裡多是些騾馬市做騾馬生意的或者做其他買賣的人,此外就是些飯莊客棧什麼的,掙些過路錢。
北朝一些做買賣的另類商人會在這裡出售一些比如獸皮、牛羊毛之類的東西,有時候也會買賣一些草原上獨有的草藥之類的,反正只要不是犯禁的東西,其他的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南朝一些走私商人會把南邊偷運過來的貨物拉到這裡來出售,比如先前李長安在草原上碰到的香料布匹這些在這裡的集市上就有買賣,生意還不錯。
北朝人缺這些東西,加之貴族之間這些東西又都很時興,據說突勒的貴族們現在慢慢都不興互相送奴隸什麼的那一套了,畢竟上得了檯面的突勒高官還有部落王這些,誰的手底下沒個千八百的奴隸,送大家都有的不如送這些從南朝弄回來的稀罕貨,我有你沒有或者我有很多你只有一點這才顯得老子財大氣粗不是?
貴族們的風氣一變,下面跟著做生意的就有門道了,所以那些做買賣的走私商人瞅準了這事兒能賺大錢,這也是為何在劍拔弩張的邊地還有人願意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也要做這趟生意的原因了,“人為財死”這話可不是簡單胡謅出來的。
這大概也算互市的一種了,只不過都是做些偷偷摸摸的走私生意,遠不到開關互市那麼大的動靜,畢竟在官面上兩大帝國你死我活的大戰就沒停過,好些年連和談都沒有談過一回,兩國的大人物們像是約好了一般一個勁兒的死磕。
李長安騎在馬上晃悠到城門口不遠處看了看,城門邊上有幾個突勒軍卒,但並不像端嶽城池各門的守衛一樣會規規矩矩值守,嚴格盤查來往出入的路人。這些人中間只有兩人鬆鬆垮垮站在門口扶著長戈像是在看門,不過也是明顯的心不在焉,頻頻回頭看著其他人都聚在城門口不遠的一張桌子邊上賭錢。
李長安看著這些人暗暗搖頭,果然之前在雲中聽來的小道訊息不假,北朝的除了王庭和左右四大王帳的城門衛,其他小城的城門衛純粹是擺設,突勒的達官貴人們顯然也不指望這些人防著探子刺客,就這鳥樣要靠他們發現細作純粹是扯淡。
這幫兵痞要查誰只看心情,而且一般不會攔著突勒人,南北兩朝在面容裝扮上會有大大小小的差別,這些軍卒看人下菜碟的功夫練得爐火純青,多數時候攔人不是看你可疑而是覺得這傢伙可能是個有錢的南蠻子,倘若攔下了誰再裝模作樣盤查一番,多半就是奔著錢袋子來的。
至於這小道訊息誰說的,不難猜就是了。
李長安看了片刻,翻身下馬,從馬鞍上拿下那隻簡單裝了兩套便裝和兩粒碎銀幾枚銅板的包裹丟在一旁,再把馬鞍籠頭戰刀這些都卸下來找個隱蔽的地方埋起來,然後拍了一把朝雲的馬屁讓它自個兒撒歡去,這匹馬很靈,只會在附近轉悠覓食,不會跑遠。
李長安做完這些這才拾起地上的包裹緩緩往那小城城門口走去。
朝雲過於神駿,加之馬鞍戰刀這些東西又都過於扎眼,這些東西在草原上瞎跑的時候無所謂,能碰上的人本就不多,被盯上大不了反身往回跑就是了,但是在人家的城門口還這麼大搖大擺,就不是來刺探軍情了,純粹是大半夜打著燈籠進墳地,撞鬼來了。
城門口那兩個站的鬆鬆垮垮的城門衛在這邊守門已經好些日子了,來來往往的人見了不少,老遠見到一個南朝人晃過來的時候,倆人對視一眼微微站直了些。
熟悉的人心裡都清楚,這架勢就是要查人了。
果不其然等那個只揹著個乾癟包裹的南朝人走到近前,兩名城門衛手中長戈微微往前傾斜,兩兩交叉攔住了李長安的去路。
李長安對於這種被粗暴攔路的方式攔住去路早有預料,心裡有些不爽又有些新奇。
在長安城裡敢攔著七皇子去路的人不是沒有,但一般也會是恭恭敬敬抱拳行禮再把人攔下,從長安城出來往雲中去的這一路上,路過那些大小城池的時候基本也是有查人的大傢伙都被查,不查人就是大夥都不查,像這涼城門口這般被突兀攔下的時候是真沒有過。
不過確實早有預料倒也不如何的吃驚,看了眼那兩個面容玩味的城門衛,李長安面上擺出一副讀書人受了驚嚇的表情,看著兩人用一口半生不熟的北地方言問道:“小生是南邊來的讀書人,兩位軍爺可是有事?”
那兩個城門衛見此人表情之後皆是在心中暗暗鄙夷,南朝人尤其是他們所謂的什麼讀書人都是慫貨,多數他們攔下過的南朝人都是這個反應。哪怕是他們聽說過的讀書人,不孬的也就有數的那麼幾個,一個是他們突勒先汗的客卿,那個叫薛秉權的大人物,還有一個就是南朝雲中都督府的那位長史,坑殺了他們近十萬士卒的那個,叫韓棠的。其他的,他還沒見過有幾個有種的,包括眼前這個。
思及此,那兩個城門衛看著眼前這個所謂讀書人就更不屑了,不過也不廢話,大喇喇說了句:“盤查細作,把行囊交出來!”
李長安裝作害怕趕忙把背上行李拿下來遞過去,嘴裡面嘟嘟囔囔道:“兩位軍爺明鑑,小生只是個讀書人,南邊沒門路活不下去才想著來咱們北地討生活的,可不是什麼細作。”那城門衛見他這反應,一人嗤笑一聲:“是不是細作你說了不算,老子說了算!”
另一人結果包袱扔到地上,抽出腰間的佩刀挑開包袱,撥拉了兩下,翻出了包裹中的那些碎銀和銅板,若無其事彎腰撿起揣在懷中,再一腳把包裹踢回李長安身前,然後兩人對視一眼,罵罵咧咧道:“滾吧窮鬼,連個整銀都沒有,拿著幾塊銅板跑路,呸!”
說著不過癮還往地上唾了口唾沫,“滾!”
李長安適時做出個敢怒不敢言的表情,一張臉漲得通紅憋憋屈屈的彎腰把地上被弄得亂七八糟的包裹拾起來背在身上,匆匆往城內走去。
那兩名城門衛見這傢伙連個屁都不敢放就灰溜溜入城,更加的鄙夷,還在身後嘲笑:“嗤,果然這些南朝人都是慫貨,這都連屁都不敢放一個,沒種!”
李長安穿過城門洞,對身後那兩個城門衛的叫罵嘲諷置若罔聞,一路面無表情往城中走去,至於銀子被奪了什麼的他也不怎麼在意。銀子嘛,藏一藏不被搜出來的本事李長安還是有一些的。
涼城之中明面上的官家勢力並不多,也就一個城主府,好像是附近的哪個部落王麾下的人充任,平日裡不怎麼關心城中事務。城主府轄下有大概兩三個百人隊作為衛隊,平日裡只是維護秩序;再就是在騾馬市的市中設了個稅署衙門叫城稅司,凡是在城中成交的買賣一律十五稅三!
這個稅率讓一眾買賣人咂舌,最早的時候也有人不服氣,結果就被城主衛隊教做人了,那之後就沒人敢再有二話了。
當然,你要是還不服氣也可以不來城中做買賣,在外頭一樣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這樣做買賣的自然也不會有城稅司給發的憑證,要是被搶了什麼的官家概不理睬。
蹊蹺的是,從某個時候開始,草原上不知怎的就突然馬賊橫行,如蝗過境,半路劫道殺人越貨的事天天都有,再後來這種事發生的多了之後那些商賈們也就只能咬牙捏鼻子認了,畢竟雙方買賣的都是些還算稀罕的東西,十五稅三也不是沒得賺,就是少賺點而已,怎麼也總比血本無歸還搭上命要好。
這都是突勒南邊的那些小城之中都有的規矩,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各城的城稅司發的憑證竟是通用的。明眼人一瞧就知道其中必有貓膩,但是深究起來這事兒翻開了頂天也就是附近哪個部落的部落王在背後撐腰,至於這些人背後還有沒有人就不得而知了。
跟端嶽一樣,也沒有人去刻意追究這些事,大多都是模稜兩可的態度,反正兩大帝國的官面上大家還是死仇就是了。
想做買賣?門兒也沒有!
李長安進城之後也不著急趕路,就只是漫無目的在集市上閒逛,這招還是跟號稱“包打聽”的趙平川那小子學會來的,那傢伙當初洋洋自得顯擺自家這門看家本事的時候還特意說過,要聽訊息,好地方不多,酒樓飯莊、青樓勾欄,再就是這人多嘴雜的集市,指不定在哪就能撈到一句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