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蓮捨不得兒子,就道。
“兒子啊,家裡住一晚,沒早兒讓你二哥把你送回去,不成嗎?”
“娘,先生晚上時候要給我們幾個同窗,額外講講破題。
我不好耽擱,也誤了先生的好意。”
方玉耐心同老孃解釋,果然趙金蓮立刻一迭聲的嚷著。
“那趕緊回去,先生看重你,咱們可不好不識抬舉。”
方圓兒在一邊忙碌,家裡給方玉嘴裡這位先生準備了節禮。
因為賣參的關係,今年的節禮比往年厚了兩成。
不但有一刀好肉,兩刀好紙,兩塊好墨,一罈子好酒。
方圓還讓老爹用新麥秸,編了兩隻金黃色的小簍子。
一隻裡裝了八個蘋果,一隻則裝了一小罐子的秋梨膏。
這秋梨膏,是方圓兒用山上採的野梨,倒了空間泉水,新增羅漢果,野蜂蜜,大棗等一起熬製的。
原本家裡人都以為方圓兒胡亂捅咕,誰也沒攔著,但也沒覺得這東西多管用。
趙金蓮這個當年的,不願閨女傷心,不得不捧場。
這些日子,早晚都要衝一碗喝下去,真是一聲都沒咳嗽,惹得全家都歡喜。
這般湊了六樣,又體面又豐厚。
最主要不涉及任何銅臭,只見用心。
方玉聽妹妹仔細說完,笑著摸摸妹妹的辮子,然後就坐了牛車回去縣裡了。
說來也巧,看重偏愛方玉的這位先生,家裡老妻正好因為秋雨寒涼,犯了咳疾。
特意親自上門請了孫大夫到家裡。
方玉過去送節禮的時候,見此就等了一會兒。
孫老大夫沒想到碰到方玉,就笑著招呼了一句。
這先生姓童,突然想起縣學裡傳聞方玉家裡賣參發了財。
於是恍然大悟般說道,“原來仲良家裡的參被您老收去了?”
孫老先生點頭,笑道
“是啊,那一對兒參可是好東西。”
他還想再說幾句,突然嗅得什麼味道,就改了口。
“方公子,這是帶了什麼好東西,我嗅著好似秋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