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誤了這麼久,天晴之後,家裡的新院子也該再次開工了。
幾十口子人,吃喝拉撒,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更何況家裡還有個大胃王妹子呢!
不得不說,家裡的日子好了,伙食也是直線提升。
幾乎每日都有葷菜,而且管飽兒。
這也算全家都沾了妹子的光兒了,就是金子都變成了小胖墩兒…
都說四月天,小孩臉兒,這八月的天也同樣調皮搗蛋啊。
昨日還是小雨淋漓,第二日睜開眼睛,就是晴空萬里,蔚藍如海了。
各村各戶比之先前冒雨搶收,越發陷入了糾結之中。
田裡的水被放了出去,有人主張多曬幾日。
興許水泡過的麥子和穀子還有救,不會發黴。
有人則主張趕緊割回去,攤在曬穀場晾曬。
當然,梨花坳這裡卻沒有這樣的頭疼事。
幾乎所有人家都把糧食歸了倉庫,只等府衙的差役下來收糧稅了。
於是,方家建新院子的工地上,幫忙的人手顯見就多了很多。
村人們也不要工錢,都是想著搭把手。
還一還方家的人情,也是混個臉熟。
農人們沒讀過什麼書,卻不耽擱他們在成年累月為溫飽掙扎中,累積一些“經驗”和“眼光”。
方家原本就是過日子的好人家,自從挖了老參之後,氣運就越發好了。
同一個村子住了,這是好事兒。
只要方家願意,大夥兒沾點兒好處還是不難。
比如先前上山採藥,比如這次搶收…
村人不要工錢,方家也沒堅持。
大活計都是方老二的師兄弟們在負責,村人不過是做些搬搬扛扛的力氣活兒。
中午那頓飯,準備的豐盛一些。
村人管飽兒吃,也就都樂呵呵,稱讚方家一聲仗義了。
這麼忙碌中,中秋節就到了。
方玉匆匆從縣學回來一趟,看了看新院子的進度。
還有自家屋子裡嘰嘰喳喳叫著的三十幾只小雞雛,就要回城去了。